「用LINE溝通就好」臺南一中廢週記 學生歡呼「少份作業」

手機通訊已經變得非常發達,傳統溝通的「週記」也隨時代退休。(圖/記者趙於婷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週記是許多學生老師溝通的管道班級發生大小事、心情困擾都可以在週記分享,但LINE的出現讓溝通管道變多,週記似乎也沒有存在的必要。臺南一中新學期導師會議決定,以後開始不抽查週記、等於不用強迫性寫週記,學生表示「終於不用再應付作業了!」

不過除了溝通管道之外,其實週記也是訓練寫作能力方式,所以學校規定,雖然取消統一抽查作業,但導師還是可以要求學生寫週記,但如果學生不願意寫,也不能處罰學生;也有老師表示,雖然自己也可以少改一份作業,但週記對寫作能力訓練很好,學生如果按題記錄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用到高三申請入學資料裡,一舉兩得,所以還是會出週記的作業。

▲少了一份作業大家都很開心。(圖/取自Pixabay)

臺南一中在2年前已經廢除作業抽查,改用校慶的「教與學成果展」代替,校方表示「行政不應該干擾老師」,希望讓老師迴歸教學專業專心輔導學生上;校方認爲,週記如果只定位在親、師、生三方溝通的工具,其實不只是LINE,座談會班會,或是私底下找老師聊天都可以做到,因此把彈性還給老師,讓老師來帶領學生重新定義週記。

但LINE畢竟是網路溝通,有時打錯字、或是語氣用不順,就可能引起爭執,甚至被人轉貼訊息、變成互相攻擊的點,最後「截圖互告」;另外,因爲有網路,老師變得要24小時注意訊息,可能還變成學生的「秘書」,每天提醒待辦事項,又夾在家長跟學生之間,有許多需要小心勞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