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披露校外培訓機構六大亂象

來源:新華網

隨着暑期臨近,一些家長已經或者正在籌劃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補習班。面對“琳琅滿目”的培訓機構及不菲的培訓費,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看待、慎重選擇。同時,該協會還披露了校外培訓機構的六大亂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糾紛、財產安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缺乏資質、焦慮營銷方面

“目前,由於校外培訓機構數量衆多、辦學資質不一、質量良莠不齊,校外培訓領域暴露出諸多問題,不僅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也不利於整個培訓行業的健康發展。”中消協投訴部主任陳劍說。

據介紹,合同糾紛是消費者反映最爲集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爲服務縮水、不按合同約定開課、合同中含有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單方變更服務協議、不與消費者簽訂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規定爲消費者辦理退費的問題尤爲突出。

例如,2020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消費者吳先生爲其孩子報了當地一家培訓機構的思維導圖培訓班,交納培訓費用9000元,雙方簽訂了培訓合同。其孩子學習了19天后,吳先生感覺孩子對該課程沒有興趣,遂要求該培訓機構按照合同載明的“未學滿一個月,按70%退款”的條款約定,退還自己現金6300元,但培訓機構只同意退款5000元,於是消費者投訴至閬中市消委會。經消委會調解,經營者最終退還了消費者剩餘款項

財產安全方面,校外培訓課程一般週期長、費用高,雖然教育部門已經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個月費用的規定,但一些培訓機構常常採取“買三贈三”等方式,忽悠家長一次性繳納較高的費用;有的還誘導家長採取分期付款或者貸款等方式來支付,對貸款利率、風險提示等卻刻意隱瞞,家長稍不留神就會落入“套路貸”陷阱

價格欺詐方面,2021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公佈相關案例,其中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爲處以共計3650萬元的頂格罰款。價格欺詐主要表現爲虛構原價和虛假優惠折價。例如,邦德在其微信公衆號上發佈了“2020雙12‘邦德大促’”活動信息,標示“2節試聽課+期末高分秘籍,原價430元,現價僅12元”。實際上,該套餐是全新體驗活動,其所謂的“原價”此前從未銷售過。

此外,虛假宣傳、缺乏資質、焦慮營銷也是備受消費者詬病、引發投訴較多的問題。實踐中,培訓機構證照不齊或者任課教師缺乏資質等問題大量存在。一些機構誇大宣傳培訓效果、誇大宣傳師資力量、誇大培訓機構資質或者實力。還有的機構使用“你的購物車裡有孩子的未來嗎”“你不來補課,我們就培養你孩子的競爭者”等廣告語,引發家長焦慮。

中消協認爲,校外培訓服務雖爲商業行爲,但也不能背離教學育人的初衷,更不能淪爲商家藉機斂財的工具。中消協敦促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和有關政策要求,摒棄不良營銷手法,誠實守信、合理收費,切實保障消費者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利;要不斷提高培訓服務品質用心育人、規範發展,真正成爲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中消協提醒廣大家長不能盲目跟風爲孩子報班,要主動了解國家或者當地教育部門出臺的有關政策,結合孩子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從呵護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孩子創新精神、提高孩子實踐能力等方面協調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讓孩子度過一個更加健康、更有意義、更具價值、更爲充實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