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真題(完整)

2012年教育考研真題及答案完整版>>>

一、單項選擇題:1 ~4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90 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

1. 關注和探詢“誰控制學校”、“誰制定學校管理的政策”、“誰決定教育的倫理、社會和經濟目標”、“誰設置課程”的教育理論流派是

A. 制度教育學            B. 改造主義教育理論

C. 存在主義教育理論      D. 批判教育學

2.如下現象屬於教育範疇的是

A. 爸爸針對小明懦弱的個性設法訓練小明如何以牙還牙報復欺侮者

B. 媽媽指導小明在與他人衝突中如何保護自己

C. 老師嚴格管理以保護小明等弱小學生不再受欺負

D. 小明在與同學的多次衝突中逐漸學會了如何與人和睦相處

3. 下列現象中。可以說明教育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是

A. 班級授課製爲普及義務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義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機器大生產對勞動力的要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導致社會拒絕學校畢業生

D. 學生髮展指導制度促進了學生學業、生涯、個性及社會性的發展

4. 把教育隱喻爲“園藝”,把學生比作“祖國的花朵”,稱教師爲“園丁”。持這種觀點的人在人的身心發展影響因素問題上傾向於

A. 遺傳決定論   B. 成熟輪

C, 環境決定論   D. 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論

5. 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斯賓塞認爲科學知識最有價值,其判斷依據是他的

A. 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   B. 外在教育目的論

C. 教育準備生活說       D. 教育適應生活說

6. 隨着我國高中教育大衆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質發生 改變,在教育任務上兼顧

A.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          B. 普通教育與基礎教育

C. 升學預備教育與就業預備教育   D. 基礎教育與預備教育

7. 學生必須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0”,受過這種教育的人因爲有廣播的知識和理性的能力,將來也是適應力最強的、對未來作了最充分準備的優秀公民和勞動者。秉持這種觀點的人在課程類型上傾向於

A. 學科中心課程    B. 學生中心課程

C. 社會中心課程    D. 活動中心課程

8. 發生在教學過程之中,旨在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調整和改進教學的評價

A.初始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9. 體諒模式與其他德育模式的區別在於

A.把道德情感的培養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認知發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爲學習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價值觀念的獲得放在中心地位

10. 強調教師文化建設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是

A.知識取向模式   B.實踐取向模式   C.生態取向模式   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11. 道德認知發展模式採取“道德兩難法”和“公正團體法”促進學生道德發展,其依據是人的道德發展具有

A.階段性順序性、差異性        B.階段性、差異性、不平衡性

C.順序性、差異性、不平衡性      D.階段性、順序性、不平衡性

12. 現代學校作爲一種社會機構,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還派生出許多社會功能,其中包括

A.社會交往與照看功能            B.個體個性化與個體社會化功能

C.選拔與社會分層功能            D.自我保存與自我更新功能

1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曾對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進行調查,發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這份報告指出各國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學的人道主義”、“培養創造性”、“培養承擔社會義務的態度”以及

A.“培養完人”    B.“培養獨立個性”   C.“培養國際理解”   D.“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14. 兩週時期貴族家庭的兒童教育體現了循序漸進的要求,在其最初階段更爲注重

A.學習計數和練習寫字       B.訓練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D.養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15. 唐代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和崇文館、弘文館,屬同類性質的學校,其設立體現了當時學校教育的

A.系統性       B.等級性       C.制度化     D.專門化

16. “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提出這種主張教育家

A.張之洞       B.康有爲       C.蔡元培     D.晏陽初

17. 嚴復在教育作用問題上,受斯賓塞“三育論”的影響,主張鼓民力、開民智和

A. 新民德          B. 移民風        C. 增民財       D. 強民體

18. 我國最早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制

A. 壬寅學制        B. 癸卯學制       C. 壬子癸丑學制      D. 壬戌學制

19. 最早輸入中國的西方近代教學法

A. 德克樂利教學法     B. 蒙臺梭利教學法

C. 設計教學法         D. 五段教學法

20.陶行知創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於

A. 解決普及教育額師資問題     B. 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C. 發揮優秀學生的幫扶作用     D. 儘早完成兒童的社會化

21.黃炎培認爲,職業道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涵,其基本要求是

A. “博愛互助”        B. “謀生濟人”

C. “敬業樂羣”        D. “愛國崇實”

22.我國近代最早制定分年課程計劃,採用班級授課制進行教學的新式學堂

A. 京師同文館           B. 京師大學

C. 上海廣方言館         D. 湖北自強學堂

23.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在發展羣衆教育過程中採取的辦學政策是

.A. 公有民辦            B. 公有公辦

C. 公辦民助             D. 民辦公助

24.古風時代雅典青少年一邊繼續在文法學校和絃琴學校學習,一邊爲了接受體育訓練進入

A. 斯多葛學校          B. 體操學校

C. 埃弗比              D. 體育館

25.西歐中世紀大學所設學科一般爲

A. 文科、法學科、醫學科、神學科   B. 文科、理科、醫學科、神學科

C. 文科、理科、法學科、醫學科     D. 文科、理科、法學科、神學科

26.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點是

A. 實施貴族式精英教育      B. 重視古典人文學科

C. 實施世俗性的義務教育    D. 重視教育的羣衆性和普及性

27.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一句教育心理學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學校教育應該從最簡單要素開始,以便循序漸進地促進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家是

A. 洛克     B. 盧梭     C. 誇美紐斯       D. 裴斯泰洛齊

28.17—18世紀英國的公學採用寄宿制,以升學爲主要目標,具有大學預科的性質。這種“公學”的含義是

A.公立學校                            B.公共機構管理的學校

C.由政府或地方使用公共稅收開辦的學校  D.爲培養公職人員而由公衆團體資助興辦的學校

29.拿破崙執政時期所建立的帝國大學實質上是

A.帝國的最高教育領導機構              B.由帝國建立的大學

C.帝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總稱              D.由帝國統轄的大學

30.在美國進步教育運動中,爲了充分利用學校設施提高辦學效率,在教學中採用“分團學制”的教育改革試驗是

A.昆西制度     B.葛雷制    C.道爾頓制    D.文納特卡制

31.從20世紀30年代起,歐美掀起了一場主張恢復西方傳統教育核心價值的取向,反對進步教育和新教育的運動,形成了“新傳統教育”思潮。新傳統教育主要包括

A.要素主義教育、永恆主義教育、新托馬斯主義教育

B.改造主義教育、永恆主義教育、新托馬斯主義教育

C.永恆主義教育、要素主義教育、改造主義教育

D.新托馬斯主義教育、要素主義教育、改造主義教育

32.1963年,英國頒佈教育改革法案《羅賓斯高等教育報告》,探討高等教育如何爲社會服務的問題,提出了著名的“羅賓斯原則”,其含義是

A.爲所有類型的高等學校提供無任何附加條件的國家援助

B.爲所有能力和成績合格並願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課程

C.高等教育分爲“自治”部分(大學)和“公共”部分(大學以外的學院)

D.建立由個人高等教育、職前專業訓練、在職進修構成的“師資培訓三段法”

33.1966年,受世界教育改革趨勢的影響,蘇聯開始新一輪教育改革,矛頭直指1958年教育改革的消極影響,即

A.片面強調提高智力水平,忽視基礎知識教學

B.片面強調基礎知識教學,忽視提高智力水平

C.片面強調生產勞動教學,忽視理論知識教學

D.片面強調理論知識教學,忽視生產勞動教學

34.根據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觀點,兒童學習游泳主要屬於

A.連鎖學習     B.信號學習     C.規則或原理的學習    D.解決問題的學習

35.在期末複習時,學生採用將課文內容以列結構提綱、畫網絡圖的方法來幫助記憶。這種學習策略屬於

A.複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36.同概念一樣,規則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體現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得寸進尺   C.入鄉隨俗      D.吃小虧得大便宜

37.場依存認知風格者偏向的學習方式是:

A.自主學習       B.合作學習        C.探索學習      D.有意義學習

38.某學生因對“必須堅持每天一定量的運動達半年以上”的要求感到自己落實困難放棄了瘦身計劃,根據班杜拉的理論,這表明其對瘦身的

A.結果期望低     B.結果期望高     C.效能期望低   D.效能期望高

39.教育科學研究的目標是:

A指導教育實踐   B.規範教育行爲  C.揭示教育規律   D.制定教育方針

40.某校有2500名學生,先要抽取100名進行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調查者將學生總體按姓氏筆畫排列,把總體劃分爲K=2500/100=25個相等間隔,如隨機抽取第1名爲第10序列,那麼依次抽取35,60,85,110……直到100名學生爲止,這種抽樣方法是: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羣隨機抽樣

41.在教育文獻檢索中,題錄、書目、索引、提要等屬於文獻等級中的

A零級文獻      B.一級文獻       C.二級文獻       D.三級文獻

42.便於進行定量分析和比較研究的觀察類型是:

A.全結構式觀察  B.準結構式觀察   C.半結構式觀察   D.非結構式觀察

43.李老師將兒童閱讀能力劃分爲優、中、差三個等級進行測量調查,這種測量屬於: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44.凱米斯倡導的教育行動研究類型是:

A.理論取向的教育行動研究    B.技術取向的教育行動研究

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動研究    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動研究

45.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反映離散趨勢的差異量數是:

A.全距               B.中數和平均數

C.標準差和方差       D.差異係數

二、辨析題:46 ~48 小題,每小題15 分。共45 分。要求判斷正誤,然後闡明理由。

46.理想的師生關係應該以學生爲中心

47.馬卡連柯倡導的集體主義教育即集體主義的教育。

48.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覆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

三、簡答題:49 ~53 小題,每小題15 分,共75 分。

49.簡要解釋並舉兩個實例來說明教育的負向功能。

50.簡述17——18世紀的德國新大學運動。

51.簡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論。

52.簡述資源管理學習策略及其類別。

53.教育觀察研究實施的程序包括哪幾個方面。

四、分析論述題:54 ~56 小題,每小題30 .共90 分。

54.下文是葉聖陶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發表的一篇教育評論,請閱讀並按要求回答問題:

(1)簡要概括此文的基本觀點與主張

(2)試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指出“變相語文教學”的侷限性

(3)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正在進行哪些與“變相的語文教學”這種現象相關聯的課程改革?

變相的語文教學(有刪改)

有人說現在中學課程太多,五花八門,使學生應接不暇。我說現在中學課程並不多,除了英語,只有一門,便是國文。從中學往下,小學的課程似乎也不少;然而也只有一門,便是國語。從中學往上,大學的課程真可謂五花八門了;然而除了英文以及第二外國語,也只有一門,便是國文。

一個小學上自然課,課本攤在書桌上,學生看到“常綠樹是四季常綠的,落葉樹是秋冬落葉的”這樣的文句,教師講解了,“常”是什麼意思,“綠”是什麼意思,“落”是什麼意思,“四季”是什麼意思,“秋冬”是什麼意思,一一說明,不厭其詳;然而貫穿起來說:“一年四季總是生着綠葉子的那種樹,叫作常綠樹;到了秋天或冬天落掉葉子的那種樹,叫作落葉樹。”的鈴……的鈴……下課了。

一箇中學上勞作課,教師受了學生的敬禮,迴轉身去就寫黑板,一面寫,一面看手裡的“腳本”,最先寫上六個大字:“書架子的製造”。接着是個小標題:“書架子的材料”,隨後便是木與竹都可以做書架子,從價值方面說,竹比木便宜,從效用方面說,木比竹堅實;以及什麼木什麼木都可以做書架子,哪一種木最好,可是價貴,哪一種木最差,可是便宜,諸如此類。寫完了一段,再來個小標題:“書架子的製法”。隨後便是書架子的大小,視需要而定;假定它五尺高,分作六層,每層該多少高,橫裡該多少寬,諸如此類。第二段沒有寫完,下課鈴響了,教師這才面對學生開口道:“今天來不及講了,下一回再給你們講吧。”

但是,假如有一個人,絕對不熟悉現在的教育的實況,他跑進無論哪一級的學校參觀一天兩天,必將驚訝地想到:“平常人聽了兩個鐘頭的平鋪直敘的演說,就會打呵欠,伸懶腰,用鞋底擦地板,給演講者暗示,讓他趕快把演講結束;這班學生天天聽講,年年聽講,某字什麼意義,某句怎麼講法,無非那一套,他們怎麼忍受得住呢?”他或許還有奇怪的想頭:“看他們一聲不響,誰知道他們的心思在哪兒?說不定會如《孟子》上說的‘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吧?或者無思無慮,空空洞洞,像禪家的入定吧?”他如果是一個慈悲的人,更將往深處去想:“‘遊心外鶩’是訓練清楚頭腦的障礙,‘心無着處’是趨向槁木死灰的途徑,而他們的情形恰正如此,太可憐了!太可憐了!讓他們多做一點兒事吧,用他們的心,用他們的手,用他們的口,無論怎樣都是好的,退一步說,讓他們跑出教室來種一方地,鋸一根木頭,甚至跑跳一陣,爭論一陣,也是好的。只要不再教他們聽講那變相的語文功課,以至陷入‘遊心外鶩’或‘心無着處’的魔境,他們就有福了。”

55.有觀點認爲,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思想體現出平等精神。請依據實例,對這種觀點進行分析。

56.

I.某教師試圖採用榜樣法和當衆表揚的強化方式培養兒童形成利他習慣。試回答:

(1)       這種做法最初易引起學生習得何種行爲?

(2)       這一行爲發展成爲習慣所需要的內、外部條件及理由是什麼?

(3)  這一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哪些強化?

Ⅱ.某校進行了一項通過反思活動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實驗。研究者將高中一年級的5個自然班,用抽籤的方法決定其中一個班爲實驗班,另一個班是對照班(控制班)。實驗前對兩個班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進行了統一測試。實驗開始後,兩個班級使用同樣的教材、保持同樣的進度。對照班以常規方式進行教學,但對實驗班每節課提供5分鐘的反思練習,並佈置一定量的課外反思作業,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持續一個學期後,用統一測試的方法測出實驗班的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明顯優於對照班。請回答:

1.       該實驗研究採用了何種設計類型?

2.       該實驗的研究假設是什麼?

3.       該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有哪些?

4.       該試驗設計存在哪些優缺點?

5.       該類型實驗研究報告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相關推薦:

第一時間:2012年考研真題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