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O新趨勢 打造生技臺積電

生技業較具規模的CDMO公司

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衝擊生技產業大洗牌,有能力生產複雜高門檻產品的廠商當紅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成新趨勢!繼旅美生技專家楊育民今年1月創立的韌力,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5月更獲加拿大政府投資1.63億美元生產mRNA產量後,臺美TIFA談判,政府也將新冠肺炎藥品疫苗技術授權代工列爲重心下,打造「生技業臺積電」將成疫後新契機

楊育民三年前即極力鼓吹臺灣生技產業應建構高技術門檻的CDMO廠,他認爲,以美國的資金、法規、市場、技術和人才,結合臺灣的人才、自動化和半導體供應鏈生醫實力,打造「生技業的臺積電」,是生技產業贏的方程式之一。

楊育民表示,對普通藥物而言,研發複雜性有80%在於臨牀開發,可是在發明細胞基因療法後,研發製造複雜性就被顛倒了,現在的新藥複雜性大概80%是製造,而只有20%是臨牀開發部分!有能力生產製程困難的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最新的複雜藥物,將在世代競爭中具備「發語權」,臺廠應及早佈局領域

挾着前羅氏技術營運總裁光環,楊育民今年1月與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風險資本大咖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en)等國際大咖,創立韌力生物製造公司,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約新臺幣224億元);5月更獲得加拿大政府青睞,由加拿大策略創新基金(Strategic Innovation Fund)資助1.63億美元,擴張韌力生物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西沙加市(Mississauga)工廠在mRNA的生產量能,目標是每年生產1.12億到6.4億劑mRNA疫苗。

由於有複雜生產門檻的新技術已成各家爭相佈局領域,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開發的mRNA疫苗更成當紅炸子雞,但該疫苗需要在攝氏零下20度到70度的超低溫冷鏈運輸和保存成爲藥廠量產的大考驗,因此,不僅韌力等廠商積極投入此領域,第11屆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中,臺灣也極力爭取能取得莫德納授權代工。

業界認爲,目前除了國衛院正積極建立疫苗技術平臺規畫以49.52億元經費新建上萬坪的生物製劑兩廠外,臺廠也應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投入生產由病毒(例如基因治療)或遺傳材料(例如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或患者自己的細胞產生的高效新藥,纔有機會和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