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國家語言 文化部鼓勵表藝「講臺語掛金牌」

文化部長史哲曾表示,小時候講臺語要被老師處罰,就像「掛狗牌」;現在說臺語要「掛金牌」。中央社

鼓勵表演藝術團隊新制臺語表演節目、拓展表演藝術內涵,文化部開放「鼓勵表演藝術臺語主流化計劃」徵件,歡迎表演藝術團體踊躍提案,一起朝「講臺語掛金牌」目標邁進。

文化部長史哲曾表示,小時候講臺語要被老師處罰,就像「掛狗牌」;現在說臺語要「掛金牌」。文化部從民國112年起辦理「文化部鼓勵表演藝術臺語主流化計劃」,已補助56組各類型表演團體,在全臺演出近240場次的兒少及精緻化全齡臺語節目。

文化部表示,今年將持續推動計劃,朝「講臺語掛金牌」前進,歡迎團隊投件,共同透過表演藝術傳承國家語言。

徵件內容包括鼓勵團隊新制臺語表演節目、拓展表演藝術內涵;鼓勵團隊到偏鄉演出,建構多元、平等的文化環境;團隊邀請臺語指導人員參與節目製作,臺語指導相關經費最高可獲全額補助。文化部也將優先補助適合兒少觀賞的臺語節目,讓年輕一代透過欣賞表演藝術,自然接觸臺語,傳承國家語言。

文化部表示,國家語言發展由各部會分工合作,其中文化部主責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的傳承與復振。「文化部鼓勵表演藝術臺語主流化計劃」徵件採線上報名,自即日起至113年3月22日止,詳情可上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