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將迎來鋰電350時代

一味地強調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忽視安全則有失偏頗。如果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不能突破瓶頸電動汽車的使用窘境也難改變。研發出安全可靠,能量密度高的動力電池,成爲大家的共同目標。

2016年,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工信部隨即下達了研發高比能量密度電池的任務。聯盟聯合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大家共同努力,終於取得了成果。4月30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1年年度會議在北京召開,國聯研究院創新事業部總經理王建濤向大家介紹了350Wh/Kg鋰電池成果。“隨着350Wh/Kg鋰電池被廣泛推廣,動力電池將迎來鋰電350時代。”

2016年以來,創新中心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研發工作穩步前進,從最初的260Wh/Kg到280Wh/Kg,再到300Wh/Kg,到如今350Wh/Kg的動力電池取得了成果,一步一個腳印。據介紹,350Wh/Kg的電池容量達到80Ah,循環500周後容量保持率大於90%,3C放電倍率大於97%,-40℃容量保持率大於85%,而在安全方面,350Wh/Kg鋰電池滿足法規性檢測要求。

“300Wh/Kg鋰電池正極材料具有高比容高熱穩定的特點。” 王建濤表示 。據介紹,正極材料採用了高溫固相合成、表面摻雜、組分梯度設計和工藝技術,開發了不同鎳含量的系列三元材料,並且實現了工程化製備,已經完成2000噸試產客戶批量驗證。“通過技術授權轉讓,形成了材料設計,產品設計和製造設計的技術體系。在四川建立了年產4000噸的示範生產線。”

針對高比容量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穩定性差的這個難題,創新中心開展了“基體摻雜+表面包覆改性”研究,改善其微觀結構和表面穩定性,提升材料的釋氧分解溫度和循環穩定性。“通過一系列改進,我們取得了210mAh/g材料的穩定性試製。” 王建濤說。

關鍵材料研發取得進展是350Wh/Kg鋰電池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創新中心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不同Li2MO3組分的系列富錳材料及工程化技術,230~260mAh/g富錳材料實現工程化穩定試製,基本上解決了這種材料在新型離子電池設計應用中的關鍵技術,並初步完成客戶驗證。“富錳材料相比高鎳材料的BOM成本降低約30%。聯合產學研各方力量正在開發比容量300Ah/g的富鋰錳基材料,有望將鋰離子電池比能量提升至400Wh/Kg以上。” 王建濤說。

動力電池的負極也非常關鍵。350Wh/Kg鋰電池負極採用機械納米化和熔鹽電解法兩種技術路線,開發了納米硅碳複合、原位生長、表面包覆技術 ,並且發展了多維納米硅材料,碳載納米硅以及納米硅碳複合材料等系列新材料。“這些新材料新技術都是實現了工程化的工藝技術。高比容量負極材料已被申請了50多項專利。”王建濤表示。

低溫性能是動力電池的重要指標,350Wh/Kg鋰電池的低溫性能也很出色,工作溫度從-20℃擴展至-40℃,在-40℃溫度時,1C放電容量爲常溫25℃時1C放電容量的89.36%。在45℃時循環性能可以達到700周。“我們開發了低溫溶劑體系+低溫抗成膜添加劑的低溫電解液技術,使得350Wh/Kg鋰電池的低溫性能表現良好。” 王建濤說。

如果不計成本,動力電池的許多性能指標會亮瞎人們的眼睛,但是商業化的動力電池必須考慮成本因素。350Wh/Kg鋰電池的成本優勢也很明顯,電池容量72Ah的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54Wh/Kg,BOM成本比高鎳體系降低14%。350Wh/Kg鋰電池推廣開之後,更有利於電動汽車的普及

創新中心作爲我國動力電池創新平臺,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果,也在着手研發高比能量、高安全的全固態電池。目前,創新中心聯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加拿大固態電池公司,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出高離子導鹵化物基固體電解質。王建濤說:“我們將堅持固態電池的研究,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完善350Wh/Kg鋰電池的系列工作,讓這項科研成果早日惠及廣大消費者。動力電池進入350時代,里程焦慮、充電難題都將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