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臺灣發展雙循環的可能性與策略

工商社論

大陸最近積極推動雙循環經濟發展(外循環指的是出口,內循環指的是內需),背後原因在於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後全球經濟下滑、衝擊出口。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陸在面臨出口下滑以後,出口導向的策略必須有所調整。中國採取擴大內需的策略有幾個優勢:第一,中國市場大、人均所得提高,加上逐步建立小康社會購買力強。第二,擴大內需,會使大陸的產業光譜更完整,避免產業發展兩極化現象。第三,擴大內需可以解決大陸所得分配嚴重失衡的問題。

看看大陸,想想自己。臺灣近十年來也面臨了產業發展兩極化(M型產業)、社會所得兩極化的現象(M型社會),現在更面臨股票市場M型化的現象(電子資訊業半導體股票高漲,但是傳統產業、內需服務業等的股票卻表現平平)。爲消彌M型社會的所得分配失衡,解決M型產業現象,擴大內需產業的「內循環」也有相當的必要性。

過去,臺灣也曾試着使生技產業和電子資訊業扮演雙引擎的現象。但生技產業的生命週期太長,公司創業或賣掉公司,或興櫃、上市、上櫃後,真正受利者創業者、大股東以及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居多,但就業機會的創造相當有限。臺灣的生技領域人才多數仍留在學校研究,到研究機構工作,甚至滯留國外,生技產業的發展,和電子資訊業、半導體產業,帶動上中下游的產業鏈,創造衆多就業機會,以及帶動龐大出口相去甚遠。

至於在電子資訊業、傳統產業上,隨着電腦低價化、海外生產比重高,國內創造的就業機會較少。而傳統產業的附加價值不高、過去製造業刻板印象,青年人比較不願意投入。所以,光靠製造業的投資是不行的,因爲製造業欲維持較高的附加價值,自然無法創造很多就業機會,此乃張忠謀董事長所謂的「創新、就業、分配之間的矛盾」。當然如何把AI、5G等數位經濟的科技導入傳統產業、服務業,提升它們的附加價值、創造更多高階就業機會也是個關鍵。加上臺灣過度投資專上教育,大學、碩士、博士畢業生絕大多數都投入服務業。鑑此,服務業的振興才能創造衆多的就業機會,以及高階人才的就業機會。

尤其在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加上兩岸的對峙,未來的出口勢必比以前更形嚴峻。因此,內需的消費跟擴大投資將帶來新的契機。在投資上,不管是政府在風力發電、新能源的投資、前瞻基礎建設的投資等,有機會引領檯灣創造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動能。

至於在擴大內需消費上,可能有不少人會提出質疑,包括臺灣內需市場太小、新冠肺炎後民間服務業受到不少疫情的影響。但事實上,臺灣在服務業的發展上也有不少的契機。包括臺灣專上教育的投資多,服務業的人力充沛,加上香港通過國安法之後,香港有很多的金融、物流、法律會計專業人才外流,都是臺灣的助力

其次,臺灣有10兆新臺幣的超額儲蓄,與20兆元新臺幣以上的保險資金,如能加速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並把上述資金導入,精進商業模式,創造高階人才的就業機會。加值服務業的影響下,可創造不少內需的機會。一旦服務業商業模式提升、經濟競爭力加強下,又可以創造不少出口的機會。在良性循環之下,臺灣服務業將大有可爲,也可趁機解決青年人的低薪問題。

綜上所述,協助服務業提高附加價值、升級轉型,有機會提高服務業的縱深,擴大內需市場,吸納臺灣的優質人力及創造高階人才的就業機會。因此,發展內循環,意味着必須要優先發展臺灣的優質服務業,至於如何發展臺灣的服務業,擴大內需循環呢?

第一,加速鬆綁相關法規。法規的鬆綁不是爲鬆綁而鬆綁,而是應該有最終目標的鬆綁。同時,各部會法規應有總量管制,先去掉一個法規,才能增加一個法規。

第二,服務業的主管部會必須有一定比例(如20%)的產業化任務。如金管會應有提高直接金融比重、增加一定比例的新金融商品,以及提升臺灣在亞太金融中排名的績效指標(KPI)。例如衛福部,應有降低醫院對全民健保依賴度的比率,加速發展國際醫療產業、長期照護產業的產值。再如交通部觀光局,應把提升光客的人均產值訂爲KPI,纔會加強和其他部會的合作如推動醫療觀光,纔會推動定目劇場,增加優質觀光行程,增加觀光的附加價值,而不是被動的以夜市觀光爲吸引國際光客的主要訴求。

第三,服務業的主管部會,必須有協助其他部會推動任務的KPI。同時,加強部會之間主管的輪調,以降低本位主義,進而加強跨部會的合作,推動服務產業發展。

第四,服務業的主管部會應建立自己的智庫。有了智庫纔有研究、規劃能量,同時,智庫必須培養人才、賦予資金的配備,才能達到協助部會推動服務業發展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