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遊《鯉》評測:做個好玩的遊戲 可能更環保

主打環保題材文藝風獨立手遊《鯉》於8月7日登陸App Store,並獲得了蘋果編輯的全球推薦。遊戲起初定價12元,之後改爲1元促銷,雖遭受先前購買遊戲的玩家非議,但還是一度躋身付費遊戲榜前十名。上架五天後,製作方發表了一篇名爲《<鯉>:一條小魚逆流而……上了嗎?》的文章,文中作者以驕傲的語氣講述了一個受委屈的故事。這篇評測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條小魚究竟受了怎樣的“委屈”。

迴歸自然的小魚兒

畫面:似乎是個優點

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清新風的畫面,然而批評《鯉》抄襲的聲音也多半集中在遊戲的畫面上。雖然製作方表示,直到衆籌上線後才知道有《魚》這款遊戲的存在,但很多人仍然認爲,這款遊戲與2012年中國獨立遊戲節的獲獎作品《魚》風格過於接近,而這並不像是無心插柳的結果。除此之外,也有玩家批評遊戲抄襲了《紀念碑谷》甚至《風之旅人》。

遊戲玩法很簡單,拖着魚向前遊即可

實際上,遊戲的美術水平比起《紀念碑谷》還是很有差距的,更不要說與《花》或者《風之旅人》相比。而《鯉》之於《魚》,也更像是《使命召喚》之於《榮譽勳章》,題材相近,但有着不同的韻味。之所以有這麼多玩家給予了《鯉》“雷同卷”的定性,或許多半是因爲對於配色矢量畫風的條件反射。縱觀近年的手遊市場,類似的畫面風格多半都被貼上了“文藝”、“清新”的標籤。很難說《鯉》是否也是因此而採用了這樣美術風格。

在實際遊戲中可以看出,製作方確實在畫面上做了一番功夫,但其色彩構成與元素的繪製風格都遠沒有達到一線水平。一個直觀的例子是,遊戲的第四關,玩家將控制一羣小魚順流而下,畫面的表現在鏡頭飛速捲動的時候簡直如同災難一般。如果一款遊戲過於追求美術風格,以至於因此降低了遊戲的可玩性,實在是有些捨本逐末意味

玩法:或許是個錯誤

在《鯉》中,玩家需要通過蒐集地圖上各種顏色的小魚,來使對應顏色的花朵開放,從而通過關卡。遊戲中有一個可怕的敵人——黑魚,玩家需要控制小魚躲過黑魚的視線,否則就會被秒殺

一款遊戲的全部機制可以用兩句話講清楚,對於遊戲編輯是挺友好的,但對於玩家來說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沒有技能、沒有物品也沒有分支,製作組爲了讓這個簡單的機制能夠發光發熱,在難度上做了一些手腳

遊戲的控制採用了點觸與虛擬搖桿相結合的方式,看起來頗爲友好。然而爲了增加難度而加入的慣性設定使得這一切優化都成了徒勞,轉向的操作延遲達到令人抓狂的程度。而遊戲對於小魚的走位要求很高,很多出入口都設計的很狹窄,黑魚的視野範圍又很寬闊。據說遊戲還將移植到主機平臺,不知道有多少手柄要爲此含冤而死了。

被強行壁咚,臣妾不要啊!

作爲唯一的敵人,實際遊戲中的黑魚太過強大,以至於玩家會覺得這是一款潛入遊戲(或許確實是)。如前文所提到的,黑魚的警戒範圍實在太大,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當黑魚發現小魚時,會在短暫的蓄力衝撞過來,玩家可以在這一秒鐘內想辦法逃離衝撞軌跡。但多虧了慣性帶來的延遲,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只需要原地等死就好了。更慘的是被黑魚強行壁咚——在被黑魚撞進死角死亡後,玩家仍然處於黑魚的警戒範圍內,即使你有三十條命,也只能眼睜睜看着黑魚一下一下把你撞成魚子醬。或許,製作組就是要給玩家傳遞這種無助感,讓玩家更好地感受弱肉強食的殘酷吧。

爲了豐富遊戲內容,遊戲還內置了幾個解謎小遊戲,如記憶音符順序、接水管等。雖說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玩法上的不足,但這些小遊戲割裂了遊戲流程,令人覺得畫蛇添足。總的來說,《鯉》有着一個很有潛力的構思,現有的內容也確實構成了一款完整的遊戲,但比我們的期待還是差了些許,算得上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

前景:大概仍需努力

除了玩法上的不足,遊戲的內購也令玩家怨聲載道。龐大的地圖上找不到觸發點?課金吧!還差一步通關結果死啦?課金吧!至於皮膚……筆者實在想不出誰會爲了一款只有九關的遊戲而購買一款上百元的皮膚——與其說是皮膚,其實只是給小魚換了個顏色。

總有刁民想害朕

在《<鯉>:一條小魚的逆流而……上了嗎?》文中,製作者列舉了《鯉》的一系列輝煌成績:IMGA最受期待遊戲、GMGC亞軍、“拿獎拿到手軟”……同時說到這款遊戲“固執地按照團隊堅持的方向開發着,基本不考慮受衆”。言下之意,製作者早已想到遊戲會收到諸多批評,而這款“自娛自樂”的作品得到的諸多專業人士的好評,則是對批評者們最好的“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