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免試入學與大學學費調漲

傅延文

論者認爲,在十年教改前,臺灣教育有很強的社會動力,使得窮人家與低教育程度家庭小孩,比現在的免試製度能得到較公平機會來與其他人競爭。同時,也有人認爲國立大學學費根本不應該調漲,調漲乃不公義之事,而企業應當負擔所謂的教育稅。

國教免試入學而言,我們都知道,國小國中教育的學前準備,國中所習得的知識,基本上已經足以應付一般生活所需的知識,高中職只是進階,大學則是學術發展殿堂。但是,現在社會的氛圍卻是,國中老師教不會的,讓高中老師去教,高中老師教不會的,留給大學教授想辦法,可是大學的任務本質就不在於教導這些基本知識,大學教授也不應當耗費精力於此。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學畢業生對於學習還是沒有興趣,如此一來不僅浪費教育資源,也讓大學文憑越來越沒價值,受害的還是整個社會。

所以,如果我們的國中小教育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教導學生學習的樂趣與正確的態度與方法,以及強調公民教育,和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與空間,那麼誰還需要像孟母一樣三遷呢?如果國民都有了最起碼的基本素養,高中如何招生都不是問題,而是應當把資源放在師資培育上,培養出適合的教師

如果我們的高中職素質都相當良好,那麼我們還需要擔心大學生的素質嗎?當然,制度上還是可以調整,例如,高中職畢業後,如果要進入大學就讀,畢業後需要至少一年的工作經驗或其它社團志工、自我學習、兵役大學預科等經驗。讓這些剛接受完十二年教育的學生,不要急着被往前推到大學,先沉澱一下自己,再繼續往前選擇、嘗試自己想要的。不過家長心態也是需要跟着調整。

至於大學學費調漲,筆者很早就認爲,補助國立大學學費是有待斟酌的。國家基於發展與進步,有讓人民享有高等教育機會之義務,但是沒有讓所有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義務,既然大學不是義務教育,拿納稅人的錢蓋大學,就不宜全面補助國立大學學生的學費。但許多人會同意國立大學可以提供比較多的獎學金名額,例如百分之十的優秀學生可以享有學費全免,百分之三十的優秀學生可以享有半額的學費,其他的學生,則應跟私立大學的學費相當。

換言之,大學學費不應當作爲公私大學間的門檻。既然國家同意民間設立大學,卻先天上的不平等,這要如何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當然,歐陸國家的學費雖然幾近免費,但人民的稅賦高,社會文化也不盡相同,國立大學也比私立大學數量多,不能以此對照於臺灣。而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企業是否用大學生,只是人事政策的考量兩者間並無必然關係,要企業負擔教育稅,只會讓大學教育的本質變得更爲扭曲罷了。

作者傅延文,美國留學生,曾任中正大學哲學所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執行秘書。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