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十三五”旅遊發展掃描:勇創新、促融合、擔使命 鍛造高質量文旅引擎

始料未及的變局,往往最能檢驗發展的成色。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劃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挑戰。旅遊業作爲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在疫情“新常態”下,亦在探索當下與未來、詮釋使命與擔當。

11月16日至18日,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海)(下文簡稱“旅交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現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旅遊業從“高速”邁向“高質”發展的豐碩成果,爲新時期旅遊業界的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

華僑城集團亮相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在新國際博覽中心W3館3A04展位,華僑城集團(下文簡稱“華僑城”)攜旗下多家大型文旅企業整體參展。“十三五”伊始,華僑城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五年間,華僑城旗下景區年接待遊客量實現領跑全國的高增長、橫向佈局邁向全國百餘座城市、縱向改革和創新持續夯實主業競爭力。回顧這一時期,華僑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諸多實踐和經驗,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推進旅遊供給側改革,聚力業態創新產業融合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穩步增長、國民生活不斷改善,五年間,國內旅遊人數累計超過249.8億人次,年均增長10.7%,旅遊業作爲“幸福產業”對於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作用愈發凸顯。

在這期間,華僑城緊抓旅遊供給側改革這根主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發揮文化促進旅遊提質升級的作用,豐富特色文化和旅遊產品、培育新型文化和旅遊業態,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讓“詩和遠方”成爲越來越多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歡樂谷

就在本屆旅交會開幕前,11月11日,全國第八座歡樂谷——南京歡樂谷試營業,文化和主題、科技、IP上的全面創新升級,讓這座樂園古都南京注入強大歡樂動能,進一步激發了國內旅遊消費市場活力。

當下,文化挖掘和科技應用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旅遊供給品質的高度,而南京歡樂谷剛好在這兩方面“玩”出了特色,展現了華僑城多年來創新文化和旅遊供給的深厚功力。文化方面,“六朝古都”南京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華僑城深挖地方特色資源打造了原創IP“大藍鯨”,用IP講好南京故事,同時還爲區域市場度身定製了諸如《金陵寶藏》等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通過增強遊客的文化認同進一步提升樂園的吸引力。

數據雲圖景區預定

而在高科技應用上,南京歡樂谷可謂華僑城近年來科技與旅遊景區深度融合的集大成者,AI智能互動、全息投影、球幕光影、5G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將升級遊客的遊園體驗。此外,虛擬排隊、景區通碼、人臉識別等應用,華僑城與中國旅遊景區協會聯合推出的國內首個基於大數據的遊客綜合體驗評價體系——中國旅遊景區歡樂指數(THI)等在園區的陸續覆蓋,將顯著提升遊客的遊園效率和景區服務品質、運營效能。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認爲,在現代旅遊發展的新階段,旅行社、景區、OTA平臺等旅遊業態,將以5G、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爲支撐,實現文化、旅遊、科技三業態的深度融合,智慧文旅已經駛入快車道。

縱觀華僑城在“文旅+科技”領域的積極探索,不難發現其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日漸加快:2018年,首屆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發佈了線上品牌“花橙旅遊”,由此開啓華僑城景區票務、酒店住宿及周邊旅遊度假產品預訂服務的線上化進程;2019年,中國5G商用元年,華僑城與華爲、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內通訊行業巨頭開展5G戰略合作,加速推進旗下主題公園、酒店等業態智慧化建設;2020年,華僑城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整體智慧化提升、新文旅融合、大數據價值深挖、生態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建數字文旅新生態……在數字化戰略驅動下,華僑城文化和旅遊主業將在科技賦能下實現“賽道”切換,爲持續創新文化和旅遊供給提速、提質。

多年來,華僑城走出了一條文化和旅遊融合式、內涵式、開放式發展道路,並不斷探索“旅遊+”的新模式、新業態。本屆旅交會上,華僑城旗下雲南集團、雲南世博集團和雲南文投集團三家企業集中展示推介的華僑城普洱茶康養小鎮、華僑城·夢幻騰衝國際溫泉度假小鎮、華僑城昆明陽宗海度假區、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黎明景區等多元化康旅產品十分“吸睛”。

“十三五”以來,健康相關消費在國民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國民對健康問題更加關注重視,以“旅遊+康養”雙核驅動的新型旅遊業態已成爲未來旅遊發展的一大熱點。

華僑城普洱茶康養小鎮體驗莊園效果圖

自2017年華僑城全面參與建設雲南旅遊產業,截至目前,華僑城已在雲南12個地州市運營和建設近80個項目,覆蓋文化旅遊、康養旅居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城市更新、旅遊交通等多領域。其中,依託“昆明-西雙版納-普洱-德宏-騰衝”世界級黃金康養走廊,華僑城將以康養旅居、溫泉康療、鄉村休閒、民族醫藥等雲南特色優勢旅遊資源爲依託,沿線打造多樣化的康旅業態,自然療愈、康復管理、健康膳食等特色內容,大型露天音樂節、國際攀巖賽、馬術嘉年華、體娛賽事等豐富的活動,促進雲南旅遊高質量發展,爲遊客提供優質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發揮產業優勢,緊密銜接重大國家戰略

長三角區域作爲我國經濟發達、城鎮化程度較高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南京歡樂谷對於提升南京紫東地區文旅資源的輻射能力發揮了一定作用,將以穩定的客源流量成爲南京文旅發展的新引擎,並助力南京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格局。”華僑城旗下華東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旅交會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

華僑城集團展臺精準扶貧專區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爲,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國家中心城市、都市圏和城市羣將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公共文化均等化和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全面小康社會的城市旅遊應該主動對接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樞紐城市建設,引領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支撐旅遊強國建設方略。

華僑城深耕文化和旅遊產業3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文旅資源和“造城、營城、優城”的經驗,在發展過程中主動銜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西部大開發、海南自貿區建設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用高質量的文旅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視線回到本屆旅交會的舉辦地,2016年以來,華僑城以國家中心城市上海爲核心,深耕江浙皖滬,在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揚州、合肥等十餘個區域核心城市開發31個文化和旅遊綜合項目。其中,已營業項目累計接待遊客近3800萬人次、年接待遊客近700萬人次,成爲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文旅引擎。

深圳歡樂港灣

旅遊業具有關聯度高、產業鏈長的特點,華僑城充分發揮這一產業優勢,有機串聯區域文旅資源和公共資源,以合肥空港國際小鎮爲例,華僑城在文化、旅遊、產業、健康、科技等多維度進行“泛”融合,打造集旅遊度假、科教、商務、藝術文化、會展、濱水生活等複合業態於一體的新型城鎮。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吸引12萬常住人口、超12萬辦公人羣和每年35萬人次的商旅人士,爲區域發展聚合人才要素。

除了長三角,以“世界級城市羣”爲戰略定位的粵港澳大灣區,也是近年華僑城重點發力的區域板塊。爲助力灣區建設爲國際一流文化和旅遊休閒灣區,華僑城創新打造國際商貿會展、文化休閒、主題公園、濱海休閒、健康養生等業態產品,自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歡樂港灣·海濱文化公園、西涌濱海旅遊度假區和順德歡樂海岸PLUS等全新業態產品,讓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能共享這些公共文化休閒和基礎設施,同時爲提升大灣區軟實力提供有力支撐。

一直以來,在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領域,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入其中。華僑城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佈局沿線節點城市,通過加強文化演藝交流、推動文化科技“走出去”、促進國際產業聯動等形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國門、促進文明互鑑和民心相通。

華僑城集團展臺

因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雲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一直有着橋頭堡作用。在“雲南大會戰”啓動後,華僑城以文化演藝、文化綜合體、主題公園、特色小鎮等多元文旅項目的建設,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互融互通。

在德宏芒市,華僑城打造以地方民族特色、康養生態爲理念的德宏華僑城生態康養新城,讓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入境第一站就能感受到包容、現代的“中國形象”和“中國自信”。在柬埔寨暹粒省,基於雲南與周邊東南亞國家地緣相近、文化淵源相通等優勢,華僑城與柬埔寨文化部合作建設大型文化綜合體——中柬文化創意園,向世界展示“中國創意”與“柬埔寨元素”相融互促的文化魅力;通過深度挖掘當地輝煌的吳哥歷史文化,華僑城出品的《吳哥的微笑》自2010年11月在暹粒公演以來,累計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250餘萬人次觀看,連續多年被評爲“全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成爲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範例。

寫好旅遊扶貧“答卷”,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強調,實施旅遊扶貧,推進旅遊增收富民,在旅遊精準扶貧方面取得新突破,並在多處提出實施旅遊扶貧、推動精準扶貧等要求。

“十三五”以來,全國2.26萬個貧困村通過發展旅遊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在這期間,華僑城充分發揮旅遊業強勁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帶動作用,挖掘、整合區域特色資源,開拓鄉村旅遊全產業鏈,因地制宜走符合當地發展的脫貧路。

西藏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

西藏林芝,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2019年,由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和華僑城負責落實的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試營業。短短兩年時間,華僑城秉承保護性開發理念,以當地植被景觀爲基底加以提升改造,升級營地設施配置,引入藏族“過林卡”、鍋莊舞等民族風情體驗,於依山傍水之處打造了一個高品質、高規格的汽車營地。營地70%的基層員工都來自當地,幫助一部分人解決了“家門口”就業的問題,此外,營地每年將向察隅縣提供500萬的專項資金用於當地340戶1556人的對口扶貧。

安仁南岸美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 在成都安仁南岸美村,華僑城把生態優勢轉化爲脫貧動力,以鮮花和藝術爲亮點,打造出錦繡安仁花卉公園、鄉村會客廳、藝術家工作室、鄉村生態記憶館、花田綠道等特色產品,形成佔地規模約2620畝,集生態農業示範、親子科普體驗、美麗鄉村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型業態。南岸美村的蝶變,讓村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到2018年上漲了5610元,並吸引了藝術家、非遺傳承人、鄉創青年、新鄉賢迴歸鄉村生活就業,一個“新老村民”共建、共享、共治、共生的新型鄉村文明共同體逐漸成型。

旅遊扶貧成效顯著,既保護了生態、美化了環境,也提振了經濟、助力了鄉村振興。通過發展旅遊,華僑城打開了一扇扇緊閉的大門,曾經的“窮鄉僻壤”如今遊人如織。

三亞首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中廖村,2017年以來,華僑城對當地公共設施進行升級,將村民日常生產生活舞臺化和藝術化,打造黎族歌舞表演;結合本地生態推出黎夫彩園、黎家小院、阿爸茶社、村上書屋等特色文旅體驗空間;通過村企合作、聘用村民等多渠道帶動村民創收累計約1735.406萬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已達16800元。2020年10月,“華僑城:三亞中廖村文化旅遊+美麗鄉村建設”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

從雪域高原到熱帶濱海,華僑城以“文旅融合+美麗鄉村”“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模式的創新實踐推進“100個美麗鄉村計劃”。新時期,華僑城提出以“六個邁向”踏上新徵程,探索建立“後扶貧時代”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結合產業優勢深度幫扶內蒙古科右中旗、甘肅臨夏州、四川馬邊縣等多個地區,繼續用文化旅遊的“畫筆”描繪更多“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文脈、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美麗圖景。

華僑城集團展臺

“十四五”新篇將啓,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已在眼前,如何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遊的高質量發展,實現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優質生活創想家”華僑城的答卷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