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play/博士等於57K嗎?

圖、文/Kisplay

國科會爲了解決產出過多的問題,推出了所謂俗稱「57k方案」的博士就業方案,當然這個方案似乎沒有得到民衆太大的好評,其實補貼就業並未斧底抽薪地解決問題,追根究柢,還是教育部廣設研究所惹的禍,民粹要求人人有大學念,供給過剩就造成今天這樣。先不談這麼嚴肅的政治問題。政府出發點在於讓博士生能跟業界的需求接軌,精確一點說,是希望博士(們)能到業界貢獻所學,特別是研究與發展這塊,更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畢竟博士班培育的人才就是爲了研發取向。不過可惜的是,業界「似乎」對博士學歷員工需求不大,當然也會有論者認爲這樣一來會排擠碩士生的工作機會,不過,筆者倒是覺得,業界所需要的研發方向與學院裡的研究方向不同,業界投入研發最終目的是爲了要能賣錢,太尖端科技技術如果不能廣泛運用、不能量產,或者生產技術跟不上的話,再好的研究成果專利、技術等,在業界可能都不值一毛錢,筆者雖沒有待過園區,不過我想在R&D單位的員工,不一定人人具備博士學歷,碩士、學士只要有好idea,一樣可以做個好的RD人員。所以我認爲,不管學歷如何,如果要在業界從事R&D,或者以政府角度想要促進業界進用博士生 / 增加R&D促進產業升級,我們應該要去問的是這兩個問題:1.R&D對業界有好處嗎?(能賣錢 / 帶來獲利嗎?);2.如果要從事R&D,該去什麼樣的公司?讓小弟財務的角度試着回答這兩個問題。讓我們看看2010年最賺錢的10家公司,賺錢的定義很廣,我們從 EPS(Earning per Share,每股盈餘)的角度來看。不少證券公司都提供EPS排行的功能服務,我們隨便找一家券商看看,2010年EPS最賺錢的公司是股王宏達電」,以每股稅後48.49元大幅領先第二名「大立光」的30.15元。其次是聯發科、中和、洋華……等,一直到第10名「信昌化」。於是筆者依據這份排名做了下面這張試算表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大圖請點我)上面這張表爲了統一比較基準,均選用2010年全年數字當基準,由於我們僅需要在意臺灣地區的狀況,所以都以非合併報表爲基準(僅觀察母公司)。 一份財報包含的資訊很多,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每家上市櫃公司的財報,財報會告訴你這家公司一年花在研發的費用有多少、薪資費用有多少。我先解釋一下這張試算表的一些科目,員工總數部分會在財報附註第1頁揭露,比如說宏達電:(資料來源:宏達電2010年財務報告第11頁) 這裡公告的員工人數是當年度12月31日還在職的員工人數,很可能過年後增聘或離職,由於我們不容易得知公司這一整年招募了多少人又離職了多少人,所以先以這個數字代替。 薪資費用的部分不會在損益表揭露,會放在附註裡頭的用人費用說明,通常會做好一個表格,(下面這也是宏達電) (資料來源:宏達電2010年財務報告第35頁)通常製造業會將生產線上員工的薪資歸屬在營業成本內,把非生產線員工薪資歸屬在營業費用,但無論如何,畢竟都是員工,每個月都會領薪水,所以我選用合計數,但其實科技業員工領的package包含年終分紅配股,不過在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應該大部分的公司都將這些分紅計入薪資費用裡了。在此也不計入勞健保退休金等費用,讓我們單純點來看每個員工每年實際領到手的錢就好。我們也一併比較了臺灣最知名的兩大公司—臺塑、鴻海,以及他們的薪資、研發費用。這張表很明顯地可以看出聯發科無論在平均薪資、研發費用率以及人均研發費用上均是個中翹楚,畢竟IC Design原本就屬於R&D密集的行業。可是這張表透露出一些令人擔憂的訊息,EPS最賺錢前10大公司裡頭,研發費用佔總營業費用超過5成的公司只有3家(大立光、聯發科、立錡),如果降低標準到4成的話,勉強再多1家洋華,是不是表示公司投入R&D不必然代表讓公司比較賺錢?筆者選用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營業費用)的用意在於觀測企業分配費用預算時,有多少比例分配在研發上面(通常管理良善的公司,營業費用可以控制在一個穩健的水準),研發費用率會透露出這家公司對於投入R&D的態度與預算。不過其實,研發有點像是定期定額買樂透,不見得每個產品都能順利問世量產,量產了也不見得能賺錢,投入的研發費用就變成打水飄,但是一旦有項產品成功,企業所獲得的報酬是很高的,所以企業必須在投入費用與報酬(包含股東的報酬)之間取捨,訂立一個合理預算。 那麼這10家賺錢的公司適不適合博士生去呢?筆者把人均研發費用拉出來,就可以看出哪些公司在「相對上」比較着重R&D:

要注意的一點是R&D人員通常只佔公司員工總數的一小部分,除以全公司員工去計算人均費用肯定是會偏頗的,好比鴻海人均研發費用纔不過4萬6一年,可是因爲鴻海員工衆多,鴻海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可是高達388億這麼多阿。 本篇文章外稿作家 Data提供相關推薦文章:Kindle Fire 策略大揭露Kindle Fire用老招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