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財經:普惠金融,農村還有不少難點堵點

11月12日,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京舉行

本屆峰會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與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銀行保險報共同主辦,主題是“數普惠 新金融”,旨在探討以數字普惠推動新階段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驗,回顧第一個普惠金融發展規劃實施歷程,展望“十四五”時期普惠金融事業走向。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持續原則,爲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羣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羣、貧困人羣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羣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普惠金融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大幅改善對城鎮低收入人羣、困難人羣以及農村貧困人口創業農民、創業大中專學生、殘疾勞動者等初始創業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對特殊羣體的無障礙金融服務。加大對新業態、新模式、新主體的金融支持。提高小微企業和農戶貸款覆蓋率

峰會上,主辦單位發佈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20)》、《中國普惠金融實踐案例集錦(2020)》,並揭曉了“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名單。來自金融業的專家學者們,暢談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成果,並對存在的問題短板提出建議。咱們一起來聽聽大咖們的觀點。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解決貧困人口融資難融資貴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學部委員李揚在峰會上致辭說,今年是普惠金融發展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爲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全國鄉鎮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95.65%,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到99.2%,全國鄉鎮保險服務覆蓋率95.4%。這些數字很雄辯地告訴我們,這些年普惠金融發展的成績是非常顯著的。” 李揚表示,近幾年有一些進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比如金融知識普及問題,小微企業金融知識普及問題,防範非法集資問題等。這對於提高全民的金融素質,提高普惠金融的普惠水平,促進中國金融發展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窮人貸款難貸款貴,是歷史性、世界性難題,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解決的問題。” 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扶貧協調處處長陳元浩介紹,2014年,銀保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扶貧小額信貸是精準扶貧信貸產品,政策要點是“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

6年來,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超過5000億元,惠及貧困戶1200多萬戶次,覆蓋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40%以上,國務院扶貧辦委託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的抽樣調查顯示,扶貧小額信貸對貧困戶增收的貢獻率達12.4%。“在解決貧困人口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上,扶貧小額信貸走出一條新路子,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成爲全球減貧的樣板。” 陳元浩說。

近年來,銀保監會將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作爲普惠金融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實施特惠支持政策,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融合,金融扶貧工作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83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66%;保險服務的鄉鎮覆蓋率達99.90%。

陳元浩認爲,普惠金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對民營、小微、‘三農’等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增強金融普惠性”。普惠金融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統籌解決好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第一要做到“普”,金融服務要廣覆蓋、全覆蓋,重點向小微企業和弱勢羣體提供金融服務。第二要做到“惠”,真正讓弱勢羣體得實惠,以優惠價格提供金融服務。第三要做到可持續,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差異化監管政策等外部激勵約束政策和金融機構內部傾斜資源加強管理,推動普惠金融平衡好成本、收益和風險,實現商業可持續。

農戶“貸款難”與銀行“難貸款”並存,解決問題有三個關鍵點

“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我國的普惠金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而且普惠金融與農民脫貧致富,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都息息相關。” 國務院參事、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強調,在看到這些成效的同時,不要忘記在普惠金融發展當中,對農民、小微企業這些基本的普惠金融對象的服務,仍然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難點、堵點和痛點

王兆星說,今年9月,他專門回到農村老家進行了半個月的實地的調查研究,走家串戶,和老鄉進行交流、座談,也到田間地頭,到養殖場和老鄉進行現場的交流。同時,還走訪了當地基層金融機構,地方的領導幹部,以及當地的金融監管部門。總的來看,對“三農”和普惠金融,大家都高度重視,而且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很多,還有很多難點和痛點。

“我的老家是產糧大縣,大多數的種植、養殖農戶仍然資金緊張,融資困難。但另一方面,當地基層銀行業金融機構有資金卻貸不出去。農戶貸款難與銀行難貸款並存,農戶想要貸與銀行不敢貸並存。”王兆星強調,這些難點、痛點、堵點,也是下一步普惠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領域。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三個關鍵點。

一是銀行要解決它的風控問題,因爲普惠金融並不是慈善金融,不能強行要求銀行貸款。它的前提條件是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讓弱勢羣體獲得金融服務支持。銀行要有風控的技術、工具、手段,解決信息不充分、不對稱的問題。

二是要解決銀行內部的績效考覈激勵、評價、獎懲、問責體系。要給予更多的正向激勵,更多地激發信貸管理人員來開拓普惠金融市場,爲普惠金融對象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三是農民、農戶和種植戶也要提高集約化、專業化、科學化水平,來提升抗禦自然災害、抗禦市場波動的風險能力。在這方面,保險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應該爲小微企業、農民獲得貸款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便利。比如,建立企業家庭個人的信息整合與共享平臺,財政系統也應該在資金許可的情況下來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爲種植戶、養殖戶提供融資方面的擔保,使風險得到更好的控制。

“金融監管部門也要聚焦融資難點,督促基層銀行金融機構迴歸本原、專注主業,更好地爲實體經濟,爲種植戶、農戶、小微企業服務,指導當地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加大對於糧食種植、畜牧養殖戶的金融支持。” 王兆星說。

農村金融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金融應該在解決中國三農問題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李揚認爲,普惠金融發展存在區域不均衡、城鄉不均衡的問題,不發達地區最需要普惠金融,但這些地區做得還不夠好。下一步,普惠金融需要推進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和傳導機制,通過信息共享持續優化社會信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