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把本土黃豆推進小七 失敗二代靠「豆奶紅茶」翻身

榮町投資公司總監蔡泳瀠(左2),成功挽回老招牌榮光故事。(圖/商業週刊/攝影程思迪

文/陳承璋

全買,曾經是雲嘉南最大超市,最高峰年營收可達40億元,2014年,因爲受黑心風暴衝擊,僅半年時間就宣告熄燈;3年之後,熄燈的超市,竟自創新品牌,現在更成爲了第一個把本土黃豆推到大型通路廠商

這個品牌是榮町,而創辦人是它的二代,蔡泳瀠。這是一個超市二代,要挽回老招牌榮光的故事。

去年,11月中旬,統一上市了一瓶採用臺灣本土黃豆的豆奶紅茶,這是本土豆近6年來複耕風潮興起後,第一次大規模上架大型通路。上架第一週,即賣破10萬罐,衝至統一超傳統飲料類別的前3名,與統一、愛之味食品廠並列。

榮町是一間成立3年的嘉義地方創生農產品牌,1年營收僅千萬規模,又新、又小,竟能打進大通路,打破很多農業界人士的眼鏡。

因爲這個困難度,甚至連義美都辦不到。

2016年,義美對外宣佈,爲了支持臺灣本土黃豆,以貴進口黃豆2倍的價錢收購,做成小包裝豆漿,但也僅有在自家門市與少數通路小量鋪貨,臺灣雜糧發展基金會代理執行長焦鈞說,義美只有小量生產,主要在農會這種封閉型通路賣,關鍵還是臺灣本土黃豆成本太高,量產後產品價格上一般通路,會很難推。

年收40億超市因食安收攤她自稱失敗二代,沉潛兩年

1993年成立的全買,在嘉義靠着低價產品策略,花20年成爲1年營收超過40億元的雲嘉南超市龍頭,本來在臺北開廣告動畫公司的蔡泳瀠,2012年被父親榮昌找回全買,成立網購新事業。

2013年,全臺陷入黑心油風暴中,採取低價策略的全買,採購的產品幾乎都以低價爲主,這讓全買高達6成的商品,都向爆發黑心油的廠商進貨。全買的營收受黑心油牽連甚深,竟衰退超過一半,因不堪打擊,只好宣佈把大店鋪賣給全聯,小店鋪由美廉社瓜分,就此熄掉燈號

這是她與父親一輩子的痛。她甚至自責:「我是一個失敗的二代,如果我提早回去,可能可以提早讓全買改革,提早不再用低價去競爭,也許損失就不會這麼大,全買還會在…。」

沉潛2年時間,先是說服全買老股東,從過去的痛出發,成立榮町投資公司,在全買原總部地址蓋榮市場,專門賣小農產品。她也說服爸爸同意共同出資2千萬。

她說,當時急於想走出食安陰影,重新在嘉義站起來,一股腦去做,卻忘了,小農市集農人有機小量耕種,價格都很高。其次,小農供貨,容易因天候斷貨品質落差很大,有些送到市集就已爛掉,導致市集撐了一年半,獲利不佳,宣佈收掉,2千萬元如同放水流。

榮町市場收掉後,她看着過去網購產品被部落客推薦,心有不甘。她發現,本土黃豆雖然因爲價格高不具競爭力,但是相較進口黃豆,多了可溯源以及不用擔心基改的問題,部分品種奶香味更好,迎合市場上日漸對豆漿品質要求的趨勢,因此她決定從本土黃豆出發。

榮町只是一間小公司,沒有食品加工廠,光是要找代工廠,就花了她快半年,檯面上各大食品廠都找過,都被拒於門外。

雖然愛之味旗下子公司雲乳,答應代工,但代價是,1公斤竟要價60元!這是美國非基改豆的3倍至4倍,等同,做成一般400毫升包裝豆漿,零售價至少要40塊錢,根本沒市場。最後父親拿着報表,要求降低生產成本,她纔想到,南部人都喝紅茶豆漿,幹嘛不做?一瓶豆漿佔比控制在25%,售價就能控制在30元,比起一般鮮奶紅茶要價40元更有競爭力。

即便消費者健康意識擡頭,但在通路表現上最甜、香料放最多的產品,還是賣最好,這讓一直想走健康無添加的她,十分掙扎。

「看到通路數據,我起初真的跨不過,但是,如果跨不過,產品連上市的機會都沒有,本土豆也永遠沒機會!我怎麼樣就是要讓它上。」最後,這瓶豆奶紅茶不只將甜度調高,甚至還打破小農產品不添加香料的傳統,與代工廠商量,加入天然的生物性香料,調成有點「阿薩姆奶茶」的口味。

曾經的失敗讓她生出決心,最終讓她走出小農製造產品的思維。她讓大通路相信,貴3倍的臺灣豆也能有機會。雖然第一支產品成功,然而,本土豆產量小與進入門檻過低,是她未來得面對的挑戰。第一代的超市是靠低價與規模化搶佔市場,她打算用本土食材打一場價值戰,走出食安陰影,找回過去老店時期的榮光。

【延伸閱讀】

老大最常配老幺,後來卻變怨偶...你的出生順序如何影響婚姻?員工都吐槽的產品竟賣破百萬個!爲何120c.c.迷你保溫杯,是銀髮族最意外需求?進軍中國15年,只有2年獲利...特力老總撤守中國告白:我所認識的時代結束了客人以爲飲料壞掉暴怒,服務生這樣做讓他道歉…心理專家看對付奧客心法早上一定喝碗雞湯蔡依林早餐前必做這5件事,維持43公斤不復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