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古希臘的「歷史」和司馬遷的「史記」──未酬邦國中興之75(朱偉嶽)

西班牙巴賽隆納的哥倫布紀念碑。(黃子明攝)

民國42年12月25日,我們這批正式進入海軍軍官學校46年班的軍校學生,因爲那時中華民國仍代表全中國,乃自動成爲接續清帝國「中國皇家海軍」的「中國海軍」新秀一份子。無論「中國皇家海軍」或「中國海軍」,海軍的觀念,和我國傳統所說的水師或舟師都略有差異。比較上海軍更具有獨立性和重要性,尤其在依賴海上貿易的時候。

海軍這名字在我國正式出現,是在清廷「以夷制夷」辦洋務之時。清光緒14(公元1888)年,清廷批准頒行《北洋海軍章程》,北洋水師改用了「北洋海軍」名稱,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支以海軍爲名的艦隊。

北洋艦隊在制度上幾乎完全山寨英國,《北洋海軍章程》和英國皇家海軍的規章教令等,基本上都相同,故聘用洋人教官,以英式口令操練官兵;艦隊中的艦長、副長等,不少是先賢容閎經辦幼童留美返國的留學生或福建水師學堂畢業的軍官出任,故北洋艦隊,在表面上看是有模有樣的海上隊伍,缺的是真正海上長久的經驗和戰鬥歷練,和日本從倭寇羣中鍛鍊而出的日本海軍作戰,甲午之戰吃個大虧,是我們要痛苦認知的事實。

作爲中國海軍的一員,回顧海上生涯,若對中國過去的水師或舟師完全不提,說不過去吧!因爲中國過去的水師或舟師,說是華夏中國古時的海軍,實不爲過,尤其拿來和西方古時所謂的海軍相比的話。但是自從哥倫布(公元1451~1506)於1492~1502年,時明孝宗弘治5~10年計5年之間對新大陸的探險航行,其時是鄭和在公元1405~1433年,即明成祖永樂3年~明宣宗宣德8年,七下西洋之後87年的西方航海故事。

哥倫布4次橫渡大西洋,成功到達美洲大陸,歐洲人得以在新發現的美洲土地上建立永久殖民地,使美洲大陸接入西方的商業文明,成爲以後一系列歐洲國家向世界其他各地殖民的先聲。歐洲人以及在美洲的後裔們,把哥倫布發現美洲之日定爲法定假日,即哥倫布日。

西方人的歷史,包含他們所寫的世界歷史,也將哥倫布的探險航行視作中世紀史與近代史的分界點。於是當我們展讀中國以外的歷史的時候,我們讀到的就是公元1492年哥倫布日以後,歐洲人以他們的觀點所寫的歷史,有人稱之爲歐洲中心論者。

其概要爲歐洲是一個按照古希臘公民社會產生了羅馬,羅馬產生了基督教歐洲,基督教歐洲產生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產生了啓蒙運動,啓蒙運動產生了民主政治、科學發皇和工業革命,濃縮在美國成爲民主、自由、人權,體現了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而稱爲普世價值,凡與此相違者,就是極權、專制、奴役;因之說古中國有奴隸社會,就是從這觀點衍生出來。

歐洲人最先提到希臘,而希臘最早的歷史記載,相當於華夏中國《史記》者是希羅多德所着《歷史》一書。希羅多德,其生卒年日不詳,據推判約爲公元前484~425年,是一位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聞所見,以及遊牧民族阿契美尼德人所建立波斯帝國的歷史紀錄下來,命名爲《歷史》,成爲西方文化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作品。他這本書,頗有點像元朝時馬可波羅遊記的味道,但正如馬可波羅遊記對歐洲影響不凡,希羅多德這部《歷史》的影響,自然更重要,使得歐美人氏有一個根據點,可以把歐洲、美洲的發達史,連續寫下去直到今天。

《歷史》全書以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爲主線,但內容包含講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小亞細亞、埃及、利比亞等地的風俗民情及希波戰爭的誘因;也記述希波戰爭史事,如伊奧尼亞起義、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薩拉米灣海戰等等,而以希臘軍隊攻陷賽斯托斯作結。這部希羅多德所寫歐洲的史記,因爲受到當時歐洲曆法紀元及地理知識侷限的影響,正如一位好的書法家,用不好的筆寫字,難免會有敗筆一樣,故與希羅多德的時代甚爲接近的修昔底德(約公元前460~400年),就批評其《歷史》中的題材,「由於時間的遙遠,迷失於不可信的神話境界中。」

另羅馬政治家、雄辯家西塞羅(公元前106.1.3.~43.12.7.),雖然把希羅多德稱爲「史學之父」,但同時也認爲《歷史》中不少內容實在「難以置信」。若把這西方的史記《歷史》和華夏中國司馬遷(前145~約87)所寫的《史記》作一比較的話,雖然司馬遷的生卒年月較希羅多德約晚340年,但《史記》中的記事,卻從華夏的三皇五帝開始,是中國人所習稱的五千年文明,較之希羅多德《歷史》中的敘事,尚早約二千年。故西方人對《史記》的記事,也「難以置信」,僅認同中國信史始於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元年周公攝政之時。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周成王以前商朝有相當完整的記述,包含時間、朝代次序和帝王名號,西方人皆亦「難以置信」。但隨着甲骨文的發現和民國17(公元1928)年對殷墟的發掘,計前後發現甲骨15萬片以上,共辨別出不同的甲骨文單字5000多個,其中已能辨識的1700多個字,發現爲現在漢字的前身。從已能辨識的甲骨文字中,竟也發現了商朝的年代和帝王名稱,和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述者相同,這自然是以實物證明了《史記》的可信程度;另尚未能辨識者3300個字中,有可能還隱藏着三皇五帝以至夏代的故事。現大陸考古的推進,對河南偃師二里頭村的遺址,學者多認爲系夏朝首都遺址,因出土文物與碳-14測定的時期,和司馬遷《史記》中記述夏代若合符節。

這樣看來,司馬遷的《史記》雖晚出,似乎較西方的史記名《歷史》者,更靠譜些也不一定。本文提及這些事,在海峽兩岸三地,幾乎所有上過學的人,都知道西方歷史書籍的大致內容,但當本文說到古時中國的海戰時,自然會提到海戰的規模、艦船等,難免也會想到當時的西方的情況如何呢?實在太難做出真實的比較,若有比較出現,請讀者以有此一說視之。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