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隕落!袁隆平和吳孟超院士相繼去世 相隔僅兩分鐘

雙星隕落!#兩位國士相繼去世#相隔兩分鐘】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今天下午相隔兩分鐘相繼離開人世。13:05分,#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13: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吳孟超先生99歲、袁隆平先生91歲。#西沉就不再升起 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我們無法抵禦浪潮,但會永遠記得燈塔!

相關報道: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5月22日電(記者仇逸)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同志1922年8月出生,福建閩清人,1949年8月參加工作,1956年3月入黨,1956年6月入伍,1987年2月評任教授、主任醫師,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曾任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先後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癌症基金會副主席,國際外科學會、肝膽胰協會會員,軍隊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12月退休。

吳孟超同志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國際肝膽外科的著名專家,被譽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是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模範醫學專家。他5歲隨家人僑遷馬來西亞,在家庭教育和當地愛國華僑影響下,年少時代就懷有真摯的愛國之情和強烈的報國之志。

1940年正值國內抗戰緊張時期,年僅18歲的他主動放棄國外優越物質條件,毅然回國參加抗日活動,因戰亂無法赴延安,遂進入同濟大學附中學習,決心“讀書救國”。1943年考入同濟大學醫學院,1949年畢業後在華東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1956年參軍入伍投身到軍醫大學的創業實踐,1958年翻譯並出版中國第一本肝臟外科專著《肝臟外科入門》,同年組成以他本人爲首的“三人小組”主攻肝臟外科。1960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肝臟結構“五葉四段”解剖理論,1963年成功突破“中肝葉手術禁區。1979年赴美出席國際外科學術會議,以1960年至1977年間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181例、總手術成功率91.2%的經歷,震驚國際醫學界,被增選爲國際外科學會會員。

1983年創新提出肝癌“二期手術”概念,攻克原發性巨塊型肝癌治療等世界難題。1996年牽頭創建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和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2006年聯合6名院士向國務院提交建議案,牽頭建起國家肝癌中心和肝膽醫院安亭新院,推動我國肝膽外科事業不斷騰飛。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4年獲國際肝膽胰協會傑出成就獎,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9年入選新中國成立後爲國防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百名先進人物,201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爲“吳孟超星”,2011年被評爲感動中國人物,2016年評選爲全國“十大最美醫生”,其先進事蹟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1990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來源:original)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 享年91歲

新華社長沙5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渠道獲悉,5月22日13時許,“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南長沙去世,享年91歲。

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從事雜交水稻研究50多個春秋。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科學家,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

近二十年,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不斷刷新產量紀錄。直到今年年初,袁隆平院士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

“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一生的夢想,“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近年來,雜交水稻在國內的年種植面積超過2.4億畝,每年在海外的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誰能養活中國?我們只有靠自己!”,袁隆平曾決心讓中國人吃上“飽飯”,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回顧袁老一生的事蹟,他做出的傑出貢獻不僅使中國糧產實現飛躍性增長,更是讓全球許多飽受飢寒的國家擺脫來自飢餓的威脅。

2020年,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測產再度交上了漂亮的成績單——雙季畝產均實現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最終產量高達1530.76公斤。

另據官方披露的數據,2020年中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人均糧食佔有量約爲470公斤,與1949年的209公斤相比,增長了126%;而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後,與雜交水稻的量產分不開干係——據悉,水稻約佔糧食總面積的25%,而這其中多達50%均來自雜交水稻。

不僅是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安全,拉到國際上來說,袁老團隊也正讓那些糧食種植技術落後、糧食供應不足的國家帶去希望。

據統計,在1980年至2019年期間,袁隆平堅持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爲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並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水稻。

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國、越南、菲律賓、美國以及巴西等7國實現大面積種植。可以說,袁老已經用實際行動“授人以漁”,讓雜交水稻造福世界。

剛剛,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病逝!一代傳奇謝幕 ,願天下再無肝癌。

海上柳葉刀

吳老已病危,今晚可能仙去。”

今天凌點四十分許,手機震動,短信跳出。吳老,即吳孟超。

剛剛!13點05分,噩耗傳來。

一代醫界傳奇、深受病患愛戴、桃李滿天下的“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病逝,享年99歲。

彌留之際,他的三位女兒和最親近的學生們陪伴在身邊,爲他祈禱,爲他送行。

公開資料顯示,1922年8月31日,吳孟超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1940年就讀於同濟附中,1943年考上同濟大學醫學院,1949年畢業於原同濟大學醫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2年2月3日當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2019年1月14日退休。

傳奇終將落幕。吳老駕鶴,意料之外,更在意料之中。

近幾年,有關他身體愈下的傳言不斷;2019年底,本刀在一次會議上邂逅王紅陽院士,詢及此事,王院士亦直言不諱。

再往後,海軍軍醫大學的同道們都說,吳老臥牀日久矣。

吳孟超這個名字,或許你並不熟悉,但在醫學領域尤其是肝臟外科領域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放眼天下大醫,聲譽和地位幾無出其右。

他是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師從著名醫學家、“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他創造性地提出“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建立“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爲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

對此,國社在曾經在一篇報道中有過綜述——

他帶領同伴完成了我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爲新中國開創肝膽外科奠定了基礎,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被譽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他在國內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也切除了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他主導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病理標本庫,培養了最多肝膽外科領域的優秀人才。

即便做出了這麼多開創性貢獻,但吳孟超看重的並不是創造奇蹟,而是救治生命。官方統計數據,長達75年的從醫生涯裡,他拯救了超過16000名患者的生命。

因爲家貧,吳孟超很小的時候一家人就前往馬來西亞謀生計。

遊子戀故土,志士愛祖國。1939年,吳孟超從馬來西亞獨自回國,經努力考入同濟醫學院。在戰火轟鳴的年代,他選擇步入行醫的行列,希望能夠憑自己的努力去醫治那些受傷的同胞們。

也是在同濟醫學院,吳孟超得以認識裘法祖。裘曾有曰:“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爲醫,纔不近仙者不可以爲醫”,這份信念,同樣深深貫穿了吳孟超的一生。

“一天,裘教授對我說,我國是個肝病大國,但肝膽外科比較薄弱,你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正是聽了裘教授的話,我才決定向肝膽外科進軍,一直幹到今天”

中國是肝癌高發國家,但那個年代的中國,肝臟手術被視爲生命禁區,成功率幾乎爲零,一個患者被確診得了肝癌,幾乎就等同於死亡。幾乎是從零起步,吳孟超進入了這樣一個未知的荒原。

辛苦和磨難可想而知。1960年,吳孟超主刀,成功完成中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此後,他更是不斷突破,帶領同伴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肝臟外科界的難題,拯救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媒體報道,他曾在手術檯上站了整整12個小時,爲一個男子切除了長達63釐米的巨大腫瘤,將一個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他曾用了5個小時的時間,爲一個4個月大的女嬰摘除了肝母細胞瘤,嬰兒的器官稚嫩,手術途中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直面風險,吳孟超毅然拿起手術刀,要爲這個孩子奮力與死神一搏。

終其一生,他始終行走在肝臟外科的風口浪尖。

當年那個4個月大的嬰兒,如今已經成爲一名優秀的護士

但凡名滿天下者,多爲盛名所累。

在2004年,82歲的吳孟超不顧衆人的反對,接下了一臺複雜的肝臟腫瘤切除手術。手術的對象是一個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臟的腫瘤比籃球還大,大到所有人都認爲只有肝移植一條路可以保命。

在旁人在乎“晚節”大過天的年紀,吳孟超只認“人命關天”。他果斷地說:我不過就是一個吳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名譽算什麼!

2004年9月24日早上8點到晚上6點,吳孟超通過整整十個小時的手術,給女孩切掉了腫瘤。女孩說:“後來我選擇了9月24號——讓我獲得再生的日子,和我心愛的人攜手走上紅毯。今天我可以擁有完整的人生,謝謝您。”

2010年那一年,88歲的吳孟超主刀完成的手術就有190臺。

直到96歲高齡,吳孟超依然站在手術檯上。“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讓我倒在手術室吧,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2018年,吳孟超這樣直陳心志。

有人記錄過他和護士之間這樣一段對話——

吳孟超:明天有什麼手術?有沒有我的?

吳孟超:沒有排,沒有人排我。

護士:休息休息吧。

吳孟超:排吧!怎麼搞的一個都沒排。你去找一個。

經年累月,因爲長時間手術,吳老的腳趾已經不能正常併攏,右手食指已經嚴重變形。平時簽字手會微微顫抖,但一拿起手術刀卻穩得彷彿換了一個人一樣。

這雙“神奇的手”就像長了眼睛一樣——每每滿腹腔都是血,只要吳老的手伸進去一摸,某根血管一掐,血就止住了。

有人問手術室護士長:“開刀時,‘老爺子’的手抖嗎?”護士長回答說 :“不抖。”

“要說一點都不抖,那不符合科學規律。但可能是因爲拿筆和拿手術刀的姿勢不一樣的關係,力度不一樣,心情不一樣吧。我拿起手術刀來,自己也覺不出抖來。”面對記者的求證,吳老坦言。

雖然已是肝臟外科的top 1,但吳孟超對病人沒有絲毫高冷。

細節永遠最動人。

因爲傳承。如同裘法祖老先生只要是冬天去病房一定會把聽診器在自己的胸口捂熱了纔會給病人檢查,吳孟超每次看望患者,他總是先把雙手搓熱,然後纔跟患者接觸;每次檢查都主動拉上屏風,檢查完還會幫助患者掖好被角.....

這種愛,發乎於心,踐之於行。

吳孟超深知,對很多人來說就醫費用高昂,所以在日常行醫過程中,他主張爲病人節約,總是最大限度地爲病人減輕負擔。

他認爲:“醫生應該想怎樣解決好患者的病,讓全家人都高興,不能再給病人添麻煩,再從患者口袋掏錢。”他對科室醫生說:“我們要多用腦和手爲患者服務,器械用一次,'咔嚓'一聲1000多塊,我吳孟超用手縫線,分文不要。”

關於吳老的行醫故事,媒體報道“汗牛充棟”:

如果病人帶來的片子已經能夠診斷清楚,絕不會讓他們做第二次檢查;同樣如果B超能夠解決問題,絕不建議他們做費用更高的CT或核磁共振;

給病人開藥,在確保診療效果的前提下,儘量給病人用便宜的藥;

2005年吳孟超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上級派人來考覈,那天的手術就需要取消,但吳孟超沒有因此推遲手術,因爲手術的是一名貧窮的農民。哪怕只是多住院一天,對他們都是負擔......

2017年春節前夕,本該回家團圓,他卻堅持爲患者手術,“今天手術後,這位年輕的姑娘大概可以在元宵節前回家。又多一位病人回家過年,這是醫生的‘萬事如意’”.......

一個好醫生,應該眼裡看的是病,心裡想的是病人。吳孟超說,他就想當這樣的好醫生。

可以說,中國肝臟外科目前的中堅力量,80%都是吳孟超的學生,學生的學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學生。

“我現在90多歲了,攻克肝癌,在我這輩子大概還實現不了,所以我需要培養更多人才,把這個平臺鋪好,讓以後的人繼續往前走。”

2012年,吳孟超被評爲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上這樣寫道:

60年前,吳孟超搭建了第一張手術檯

到今天也沒有離開

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

心中一團火,守着誓言,從未熄滅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

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上海教育出版社編審方鴻輝先生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細節:

2018年2月6日,方鴻輝去看望吳孟超院士,聊到肝癌的外科手術、建立病人隨訪制度以及病友俱樂部等話題時,吳老興致勃勃地講了一個很有意味的故事:

大海退潮後,海邊的沙灘上留下很多被擱淺的小魚,在烈日下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有一個孩子彎下腰一條一條地撿起這些小魚,重新扔進大海。旁觀的一位大人對這個孩子說:“那麼多小魚你撿得過來嗎?一條小魚而已,有誰會在乎呢?”孩子一邊不停地往海里扔魚,一邊說:“你看,這一條在乎,那一條也在乎。”

樸實又極富哲理的話語,詩一般的畫面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吳老描述的這樣一幅畫面,其實就是他終其一生救治肝癌患者的寫照,他這一生,寫滿了“拯救”二字。

這些小魚如同患了肝癌的病人,被擱淺的小魚,太陽一曬,難逃死亡的命運。吳孟超和他的同事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地爲尚有“手術可能”的病人切除腫瘤,讓他們至少延長生命,改善生存質量,甚至幸運地被治癒。

因此,他就像那位執著地在海灘上救魚的小孩。儘管能夠救起的小魚數量很有限,再說即使已經拋回大海的小魚仍有再被擱淺(譬如術後復發或轉移)的可能,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中確有一部分幸運者就此而重獲新生!

而這份幸運,正是我們所有外科醫生所能獲得的自我滿足和職業成就。

醫者仁心,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吳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