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展 向歐揭示人本精神

臺灣行動策展裘振宇(右)與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館長Andres Lepik博士共同向歐洲推薦臺灣建築的人文精神。(臺灣行動提供)

疫情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但建築師空間不只是距離,更是社會參與、對話平臺。將臺灣近年來着重生活品質、永續性的建築案推廣到國際,建築師裘振宇與實踐大學教授王俊雄共同策展的《臺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正於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展出。

以社會參與並貼近大衆角度,介紹臺灣當今的建築文化,策展人裘振宇指出,自從10年前深受Andres Lepik博士「小規模大改變」的啓發,便立志要將臺灣作品帶到歐洲,自己也不斷在實踐的過程中探問「什麼是建築」。

裘振宇表示,此次包括介紹建築師黃聲遠與其田中央夥伴創作公共建築;臺灣社區營造的諸多案例花蓮竹犁社區、臺東孩子書屋、南投桃米社區;半畝塘、大藏、自然洋行個性鮮明的建築組織,以及過去20年間臺灣建築師爲世界公民而建的案例;新竹近年推動的一系列公共空間改造計劃等,均是向國際分享臺灣「建築不只是美學更是行動,是促進社會交流和參與的行動。」

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館長Andres Lepik也透過線上直播表示,3年前在丹麥哥本哈根聽到裘振宇的演講後,發現臺灣建築有許多歐洲少見狀態,因此在同樣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課題時,他認爲此時推薦臺灣建築案例,正足以爲歐洲參考。

文化部部長李永得也表示,此展對臺灣建築界而言非常重要「因爲這是國際上如此重要的博物館,以臺灣建築爲主題策畫展覽」,且這些臺灣的建築案例,均展現了「以人爲本」的建築精神,體現當代建築的永續思維,並開啓了臺灣與國際社會進行對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