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主動出擊 固體廢物無處遁形

近年來,我國非法傾倒、填埋、轉移固體廢物現象突出,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安全,並制約經濟社會的發展。然而,固體廢物傾倒、堆存、填埋具有隨機性隱蔽性,還存在整治後重復傾倒的現象,給監管造成很大難度。

面對固體廢物監管難題,生態環境部充分利用遙感技術,爲科學精準治污送上“神助攻”。

在生態環境部開展的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爲專項行動(“清廢行動2019”)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綜合運用無人機遙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互聯網數據庫技術手段,參與排查、整治和清理等環節充分發揮了衛星遙感精度、高頻次、覆蓋範圍廣的技術優勢,讓固體廢物“盡收眼底”。

通過“清廢行動2019”,生態環境部構建了固體廢物排查整治遙感覈實技術方法,建立了固體廢物遙感解譯標準,固化了固體廢物遙感解譯技術流程,建立了“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固體廢物執法系統”的天空地一體化固體廢物點位遙感監管技術體系和固體廢物監管業務模式,保障了“清廢行動2019”專項行動的高效、有序實施。

固體廢物遙感排查整治顯成效

在排查整治工作中,傳統地面調查不僅難以全方位發現固體廢物問題,而且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效果不佳。而遙感技術具有覆蓋範圍大、時效性強、分辨率高等優勢,能夠有效彌補地面調查覆蓋面的不足。

在“清廢行動2019”專項行動中,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完成了長江經濟帶主要水系沿岸共103萬平方公里的固體廢物疑似點位解譯,監測範圍佔整個長江經濟帶總面積的50%,爲固體廢物現場執法提供了準確靶向;在整治與清理環節,完成了固體廢物問題點位整治進度遙感覈實工作,節省人工現場覈實的成本。通過對比發現,遙感技術開展固體廢物解譯與覈實所耗費的成本僅爲人工成本的1/5。

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管模式

衛星應用中心研發的固體廢物執法系統(現場覈實APP+信息管理系統),具備固體廢物非法傾倒點位的導航、定位、覈實、填報、拍照、傳輸以及調查後點位的存儲、管理、統計等功能,實現固體廢物非法傾倒點位的綜合監控信息化管理,提升了固體廢物覈實及整改的監管效率。同時,通過APP聯網直報的方式,改變了過去地方紙質填報和清單式填報排查信息的傳統工作模式,實現了固體廢物監管和執法全過程信息化、空間化,保證了信息填報的準確性安全性

“三個準確”支撐監管效率

爲確保排查整治精準有效,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用“三個準確”爲排查整治工作保駕護航。一是準確覈實固體廢物點位經緯度。通過對比遙感影像和現場照片,結合周邊地物信息,精確定位並覈實固體廢物空間位置。二是準確判斷固體廢物整治情況。利用多時相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獲取固體廢物影像圖斑,結合圖斑的光譜紋理形狀特徵,依據特徵距離,採用最小錯誤率法獲取影像變化閾值,得到不同特徵下的變化檢測結果,同時,基於固體廢物解譯標誌庫,輔以專家經驗對存疑點位二次判斷,確保遙感覈實精度。三是準確結論。綜合分析遙感判斷結果和現場排查記錄,得出最終整治結論,保障遙感覈實的客觀性、準確性與科學性,極大提高了執法監管效率。

遙感技術在固體廢物監測與執法中的應用,充分將衛星遙感排查與人工地面覈實相結合,不僅創新了固體廢物監測與執法技術手段,而且有效提升了固體廢物現場覈實的工作效率,探索創建了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新模式。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