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國戰略收縮?陸企加速撤退海外投資被疑落跑

江蘇沙鋼原打算藉着併購全球數據交換中心來進行數據轉型,但未通過英國證交會審覈,最後決定放棄並出售全部股權。(圖/Global Switch)

從上世紀末以來持續快速成長的陸企赴海外投資熱潮,最近出現了轉折跡象。這些20年來在西方國家瘋狂併購的大陸企業開始出脫海外資產,其中一部份轉回國內,一部份轉投資「一帶一路」國家。此種重大轉折可能是中國在地緣政治情勢變化下的「戰略收縮」,有如美國撤出阿富汗來對付中國,大陸似乎也將準備將投資西方國家的資金撤回,準備對付美國。

中國大陸已連續第11年位居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大國,不只是境內製造業蓬勃發展,同時也大量投資海外資產,中資企業在全球各地承接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在各國攻城掠地的角色。現在中美關係引發的地緣政治對抗情勢,陸企面對不確定的風險,進行跨國投資的陸企開始轉向保守策略,一方面是爲資產安全,一方面則是爲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困境。

大陸企業大量赴美投資始自於上世紀90年代,最初大多都是國營企業,主要因爲國企資本雄厚,北京政策上也支持「出海淘金」。當時真正去拓展海外業務的國企不多,除了拿國家的錢做面子,也有不少是利用海外投資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倒是後來跟進的民營企業海外投資斬獲不少,甚至於演變成在海外上市直接吸引外資用於推展國際業務,形成了本世紀初陸企赴美上市熱潮,華爾街也言必稱「中國」,陸企成爲西方投資界最熱門的話題。

由大陸福耀公司投資的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單體工廠2016年竣工投產,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工廠竣工儀式上致辭。(圖/新華社)

2014年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圖),因爲它是陸企在美國最大投資案而名噪一時,好萊塢還以它爲背景拍了一部電影《美國工廠》,描述大陸企業不同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文化衝擊。(圖/中新社)

前幾年最熱門的陸企海外投資是2014年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因爲它是陸企在美國最大投資案而名噪一時,好萊塢還以它爲背景拍了一部電影《美國工廠》,描述大陸企業不同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文化衝擊,成爲中美財經界的熱門話題。當時大陸有些評論質疑福耀赴美投資可能是轉移資產準備落跑,其實這類的質疑從1999年青島海爾赴美投資時就曾出現,後來海爾智家在海外經營成績斐然,不只進軍德國,還陸續收購了日本三洋與美國通用家電,許多西方財經界才逐漸明白,這些傑出大陸民企進軍海外是「玩真的」。

大陸海爾智家是早期陸企海外投資中比較難得的成功案例,除了成功進軍德國之外,還收購了日本三洋與美國通用電器的家電部門。(圖/新京報)

不過,經歷20多年陸資赴海外投資的快速成長,這個局面將要開始進入轉折點了。美國財經媒體指出,幾年前大量在陸企絡驛不絕於途赴海外投資,項目從生產事業到房地產都有,還涉及知名豪華酒店與足球俱樂部,但是中國公司在海外大舉投資的現象已開始改變,過去幾年的投資也出現快速撤離的現象。

報導指出,目前美國各種資產價格正處於歷史高點,從價格上來說,也是出售資產的好時機。正在積極出售海外資產的中國賣家並非因爲財務困境才處分資產,相反地,他們出售的都是當下的熱門資產或股票,這些資產在當前貨幣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都有相對良好的收益。據官方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大陸企業出售海外資產的規模已達105億美元,這是自1998年以來的第2高。按目前的速度,2021年會再超過去年的出售總額150億美元。

本世紀初陸企掀起赴美上市熱潮,華爾街也言必稱「中國」,陸企成爲西方投資界最熱門的話題。(圖/路透)

資金從海外市場快速撤退已經引起投資界的注意,大陸中金公司負責跨境併購的主管安傑洛夫(Bagrin Angelov)認爲,陸企已經改變過去以購入資產爲主的方式,變成有買有賣,只要有好的價格,他們都願意賣出。例如大陸的三峽集團最近可能出售其海外再生能源資產中25%股權,估值約20億美元。從事廢物處理業敄的北京首都創業集團和正準備以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2014年以6.67億美元購入的紐西蘭業務,中國天楹則已同意以2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位於西班牙的廢物和污水處理公司。這類海外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可能是大陸公司正在考慮結算的投資類型。

不過中資海外投資也非無往不利,許多跨業投資以虧損居多。例如家電零售商蘇寧電器5年前買下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最近因爲虧損累累,已將讓出經營權。江蘇沙鋼集團想利用海外併購轉型數據處理產業,但未獲英國證監會批准,準備出售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數據交換中心(Global Switch )的股份,估值達110億美元。大陸房地產大亨盧志強的中國泛海集團則因現金緊張與債務違約,被迫將控股的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的90%持股出售。

雖然今年上半年大陸對外投資總額仍有增長,但增長的以「一帶一路」國家爲主,對西方國家的投資以撤離的居多。財經界專家分析,現在中美戰略競爭關係益趨複雜多變,也影響了中國與歐洲、紐澳與日韓等國的關係,陸企政治敏感度高,一方面應審慎應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和國際環境,另一方面準備更多資金應對未來可能因國際局勢造成的衝擊。當然,經過20年的海外投資熱潮,也必須讓投資腳步冷靜下來,提高跨國經營能力,並提升自身品牌與大陸資本在全球的認可度,才能爲未來企業國際創造更有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