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戰術小勝戰略大捷 扭轉檯海歷史的古寧頭戰役

古寧戰役後,蔣中正在昔果山檢閱有功部隊。(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今日舉辦「古寧頭戰役71週年悼念陣亡將士祭祀活動」,在兩岸關係處於高度緊張的情勢下,特別引人關注。古寧頭戰役規模雖然不大,卻是共軍渡過長江後唯一的一場遭國軍全殲的戰役,讓當時的國軍士氣大振,也阻擋了共軍渡海犯臺計劃的步驟。雖然只是一場戰術上的小勝,卻發揮戰略大捷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爲是形塑兩岸分隔數十年的最重要戰役。

大陸東南地區負責的部隊是陳毅粟裕領導的共軍第三野戰軍,在攻打金門前已攻克福州,並輕鬆拿下擁有強大防禦工事與大量部隊的廈門。金門之役是中共中央清除東南地區殘餘國軍的行動之一,當時毛澤已決定渡海攻臺,並以逐島攻克的方式進行,要先奪下福建、浙江沿海的小島,進軍澎湖後再攻下臺灣,走的基本上是清朝施琅攻臺的路線。

1949年古寧頭戰役戰況最激烈的北山紅土斷崖,目前已是金門知名旅遊景點。(圖/李金生攝)

當時主攻的第十二兵團司令葉飛認爲,金門整體防衛力量與廈門有極大差距,因而「此役必勝」。古寧頭戰役的主要戰事爲期3天,自10月24日深夜至27日基本結束,攻守雙方死傷與被俘人數有多種版本,雙方各自的統計顯示,共軍登陸9千餘人有3千多人被俘,其餘陣亡或失蹤,國軍則有2千餘人陣亡。

戰役的勝負因素在後來的軍事專家分析中沒有重大分歧,幾乎全指向葉飛準備不足、輕敵躁進,又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以致後援不繼。當時預備的2萬多人部隊,第一梯隊船隻運送9千多人,在海上遭到國軍的海空軍與岸上火力截擊,登陸後陷入苦戰,又因潮水退去船隻擱淺而無法回程載運援軍與補給,以致彈盡援絕而遭全殲。在國軍部份則是因具備海空軍優勢,同時發揮三軍協同作戰功效與臨場應變得當,加上諸如在灘前故障的戰車臨時發揮火力優勢等運氣因素而獲勝。

古寧頭戰役中共有9千餘名共軍登陸金門,最後有5千餘人陣亡或失蹤,被俘共軍3千餘人,是共軍渡江之後最大的一場敗績,也穩定住臺灣軍心民心。(圖/軍聞社

古寧頭戰役大勝後,國軍藉機大力宣傳,暫時穩定了軍心與民心,避免了共軍未到、臺灣自已先垮的局面。蔣介石也認爲:「古寧頭大捷不只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臺灣。」數日後共軍爲挽回顏面,再嘗試渡海攻打登步島,也同樣遭遇敗績而撤退。共軍自此認清了渡海作戰的難度極大,缺乏相關作戰經驗與優勢海空軍的中共而言,不應輕率發動戰事。在要求蘇聯支援空軍參戰未果後,中共決定自行組建海空軍力量,整個攻臺時程被迫推遲,直到隔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第7艦隊巡弋臺海,整體國際形勢改觀,兩岸長期分隔已成定局

雖然後來有很多評論都認爲是韓戰爆發以致美軍介入臺海,造成共軍無法攻臺,但若從共軍缺乏跨海作戰所需要的海空優勢、後勤條件與戰術經驗來看,就算沒有美軍巡弋臺海,當時的條件下渡海犯臺的成功率極微小。葉飛後來在其自傳中說:「50年代初,在我海、空軍還處於劣勢條件下,要僅僅靠木帆船橫跨臺灣海峽,解放臺灣,現在看來,恐怕是會吃比攻金失利更大的苦頭的。」所指的正是這個道理。

1949年10月下旬金門古寧頭戰役結束後,部份參戰官兵凱旋迴到高雄港。(圖/本報檔案照片)

試想,二戰大次盟軍登陸諾曼地首批15萬兵力,除了完全的空中優勢外,還動員了數千艘戰艦與運輸載具運送人員武器及火力支援,何況德軍若按隆美爾判斷將裝甲部隊部署至諾曼地,盟軍的登陸很可能以失敗收場。如果按照毛澤東與粟裕的攻臺方案規劃50萬部隊跨海作戰,即便分成2或3批,在沒有海空優勢情況下,還要跨越比英吉利海峽更寬廣數倍的臺灣海峽,所需要的運輸與護航艦隊數量也是極爲驚人,其成功的機會更是渺茫。

古寧頭戰後後的數十年來,兩岸的政治與軍事情勢都有巨大變化,但大規模登陸作戰仍非易事。至於二戰之後各種飛彈機艦武器都有長足進步,足以改變戰爭面貌,不過,如同諾曼地登陸盟軍統帥們的擔憂一樣,沒有相類似條件的實戰案例之前,所有的規劃都可能出現無法預知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