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見鍾情——一位德國女子與中國的“曠世奇緣”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任沁沁)94年前,德國的一座小城市,6歲的小女孩耶娃收到一封落款是“中國皇帝”的信。打開後,是一封“求婚信”和一本中國書。

信中說,看了她的照片,很喜歡她,想和她結婚,但她還小,可以等她。先寄來中國的書,讓她慢慢學好中文。

後來耶娃知道,這是哥哥開的玩笑。哥哥借用“中國皇帝”的信,作爲送給她的生日驚喜。

可是,誰能想到,這位當年不諳世事的可愛小姑娘,竟真的與中國這個遙遠的國度結下了不解情緣

2011年,葉華誕辰100週年、逝世10週年。爲了紀念她,11月6日,《我們一見鍾情我與蕭三》(原名《世紀之戀我與蕭三》)再版,這本書是葉華晚年節選自她的自傳所作,經過改動大量史料補充,記錄了一段她和蕭三、和中國的“曠世奇緣”。

1934年11月8日,耶娃23歲生日的那一天,一大束深紅色玫瑰花放在她的面前。來自一位中國男人的愛情表白,決定了耶娃此後的人生。

“我們一見鍾情。……我簡直像是從另外一個星球飄進了他的生活中。”耶娃在回憶中這樣寫道。1934年10月,在蘇聯學習的她,邂逅了生命中的第一個中國男人。這個男人叫蕭三。

於是,漂亮的喜歡攝影的德國猶太女孩,和步入中年的浪漫的中國革命詩人相愛了。1年後,他們在第三國蘇聯結爲終身伴侶

蕭三是毛澤東同鄉、同學。後來,蕭三從蘇聯回到延安後,毛澤東親自允許耶娃去了延安。耶娃有了中國名字,葉華。他們還有了三個孩子,立昂維佳、和平。

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全家搬到北京。蕭三繼續着作家的生涯,葉華成爲一名新華社攝影記者

她和普通市民一樣,騎自行車上街,看到什麼就拍下來,自己在暗房沖洗照片

“她工作特別賣力,用外國人的視角向海外報道解放了的新中國,從京滬到西藏,從末代皇帝到衚衕修理匠,從生活到文化……”新華社攝影工作者丁補天回憶說,葉華的工作精神和採訪作風讓中國同事們耳目一新。

北京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這個外國女子的身影。她用攝影語言表達自己對生活、生命、世界的認識。她的大量作品展現了對中國的文化、傳統、革命與人民的理解與情感。

《北京》《京劇》《西藏》《西藏星光燦爛》《小鬼》《中國和她的面孔》……一本本出自葉華的攝影畫冊,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真誠和審美,向海內外傳遞了真實的可愛的厚重的成長的中國。

於1964年加入中國籍的葉華,雖然熱愛中國,在語言上卻不是“中國通”,她的漢語水平只限於日常會話。這樣的缺憾,讓她更多地用眼睛而不是耳朵來了解外部世界,這使作爲攝影師的她受益匪淺。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楊恩璞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葉華在新華社工作時,主張堅持唯物反映論、堅持客觀真實、堅持現場抓拍的攝影手法。“她是攝影的先行者,啓蒙了我們對紀實攝影的認識。”

她的自傳、個人影展分別命名爲《中國,我的夢,我的愛》和《中國夢想變成現實》,她用高度濃縮的語言表達了對這個國度的真愛

米莎是葉華的德國朋友。他被葉華在柏林展出的中國主題攝影作品深深吸引,並在1989年到中國工作。“我到了北京後,嘗試和這位有名的藝術家見面。她不喜歡我叫她藝術家,她認爲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中國老百姓。”

米莎說,她是一位文化的、友誼的大使,告訴西方關於中國另一面,美好、誠實。

“我母親一輩子崇尚民間外交,她與外國人真心分享在中國的感受,贏得國際人士對中國的理解、好感、嚮往。”葉華的二兒子維佳說,葉華被外國朋友們視爲北京“名勝”,她常常在家裡接待中外記者國際友人、慕名而來的外國遊客,話題永遠離不開她的中國生活和工作,她對中國的感情雖經滄桑而矢志不移。

晚年的葉華依然每天工作10個小時,整理浩如煙海的照片和底片,打字、寫作,與世界各地的友人通信。每每歇下來喝一杯咖啡的時候,她總會自言自語:“我有權喝口熱的啦。”

葉華生辛亥年。一百年來,中國經歷了又一次世紀之交。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迫的門戶開放”到真正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葉華與蕭三,從一見鍾情到相伴終生的世紀之戀,只是這歷史洪流中的一滴水

但正是無數滴這樣能聽到心靈激盪的回聲的水滴交匯成一幅沒有國界的豐富的人類圖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