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品味昌樂的歷史文化(圖)

太公營丘故城

姜太公,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首封於齊,建都營丘,即今昌樂縣營丘鎮古城村。據史料記載,營丘故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即皇城,內有太公祠,唐朝長壽元年(公元692年)建,祠內有正殿三間,明柱雕花,規模宏大,建築考究,並有高聳磚牆圍成獨院,南北長70米,東西寬40米。另有八角琉璃井,即皇井遺蹟。皇城南門外,原有漢朝隱士逄萌墓道碑,北門外有唐朝嗣聖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縣令竇倓率衆鑿渠引水灌田的竇公鑿渠遺蹟和竇公渠碑。外城城垣6公里長,現仍有寬十五米、長4500多米的城垣殘跡。

姜太公祠原址已蕩然無存,如今的姜太公祠是新世紀伊始,姜太公後人爲紀念姜太公,自發捐資,在古城村西北,按照太公祠原先佈局,再度爲姜太公塑身立祠,建有仿古式祠堂三間,塑姜太公神像,並建圍牆院落,蒐集散落的古碑數面,列置堂前,《太公祠碑記》、漢隱士逄萌墓道碑、唐竇公渠碑等文物亦羅列其中。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和九月初八爲姜太公廟會,前來瞻仰祭拜姜太公的人絡繹不絕,不計其數,廟會規模盛大,熱鬧非凡,香火旺盛。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影響久遠的傑出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尊其爲“宗師”。他的軍事謀略和治國之道,一直影響着中國的歷史,他超凡入聖的形象,一直是人們景仰和崇拜的偶像。

昌樂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是我國兩漢時期特有的文物,是漢武帝執政後期出現的新的藝術碑刻,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裝飾石刻壁畫。漢畫像石在內容上包括神話傳說、典章制度、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在藝術形式上它上承戰國繪畫古樸之風,下開魏晉風度藝術之先河,奠定了中國畫的基本規範。漢畫像石同商周的青銅器、南北朝的石窟藝術、唐詩、宋詞一樣,各領風騷數百年,成爲我國文化藝術中的傑出代表和藝術瑰寶。

昌樂境內古墓100多座,其中漢畫像石墓有30多座,時間從西漢中期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它體現了整個漢代時期的政治、文化、生活及娛樂,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意識形態及造型藝術的珍貴資料。目前已對位於東肖村和王家埠的漢畫像石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具有代表性的東肖漢畫像石墓,發現於1995年6月,是一座東漢時期的石室墓葬,有墓道、前室和後室組成,面積19.2平方米。畫像刻於門額、室內四壁和墓頂,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生活和文化風俗等各個方面。有車馬、車騎出行、格鬥、弔唁、雜技、狩獵、亭院、謁見、接吻、鋤作、屬吏僕從、星象、龍車、日月同輝、羲和抱日、仙人騎馬、仙人馭龍、伏羲女媧力士手握生殖器、孔子見老子及朱雀、飛燕、翼龍、老虎、猿猴等近百幅。其中,接吻、裸體力士手握生殖器等圖像,爲全國罕見。這些圖像,或細膩或粗獷或古拙或誇張,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除藝術欣賞價值外,也是歷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昌樂骨刻文字

2004年,在昌樂縣袁家莊及其附近的紀臺等古文化遺址,發現了一批當地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帶字骨頭。2004年7月,經山大考古專家教授研究,認爲這批刻字的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屬東夷文字,是比安陽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但與安陽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記事骨刻,被稱爲“昌樂骨刻文字”。

昌樂骨刻文字的發現表明,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了作爲文明標誌的文字,使傳說中的龍山文化時期成爲現實。另外,昌樂骨刻文字和殷墟甲骨文類似,都是刻在獸骨或龜甲上,這和以紙草、泥板、石板爲文字載體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體系明顯不同。它的出現,使有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能再次提前。

一代才女 昌樂留詞

清照(公元1084—約1151年)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她是兩宋詞壇上別於諸家而獨樹一幟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一位女才子,即使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不愧爲卓爾不羣的女作家。她前期的作品清麗嫵媚,後期作品多淡靜姜苦。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她的作品在抒情藝術上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表現也她非凡的才能。就是這位文學巨人,有詞作於昌樂,現錄於此,與大家共賞。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啓蒙。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李清照祖籍因城,嫁諸城趙明誠,怎麼還有詞作於昌樂呢?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學術、文藝氣息十分濃厚的家庭。父親李格非當時頗有文名;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也知書能文。李清照自幼便有才藻,十八歲時與太學士趙明誠結婚。婚後兩人志趣相投,生活十分融洽、美滿。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癸未)有誠出仕宦,1105年(崇寧四年乙酉)明誠爲鴻臚少卿。1108年(大觀二年戊子)由宮庭傾軋,明誠被罷官司,清照隨夫由開封回青州故里,在青州住了十幾年。這期間,李清照夫婦醉心於金石、詩詞研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1120年(宣和二年庚子)明誠知萊州,清照未與他一同去萊州,仍居青州。次年——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辛丑)清照起身赴萊州與丈夫趙明誠團聚,行到昌樂,遇雨宿於旅館中,一時難以見到久別的丈夫,又思念有中姊妹,寂寞悽苦中寫了這道《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詞一開頭就寫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厲害,以至珠淚漣漣,浸溼身上羅衣,並且連臉上的脂粉也衝落下來沾滿了羅衣;這時,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時,一遍遍吟唱《陽關曲》時的情景。《陽關曲》,又名《渭城曲》。唐代著名詩人兼音樂家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 輕塵,西出陽關無故人。”後歌入樂府,以爲送別之曲。至“陽關”句,反覆歌之,所以李清照稱“四疊陽關”。如今,這長長的山路已將親人隔於兩地了,她孤身一人在這異地的旅館中,聽着這悽苦的蕭蕭雨聲,心裡是多私憂傷啊!竟使自己的心緒全亂了,亂得忘記了姊妹們送她時,餞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淺還是滿。不管多麼想念,親人已經別於兩地了,只好靠鴻雁來傳遞音信吧。好在東萊是個實實在在的地方,不佝蓬萊仙山那樣遙遠飄渺,可望而不可即。“蓬萊”,指蓬萊山,也稱醫壺,古人傳說與方丈、瀛洲併爲海上三神山,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所以說它“遠”。

這是一首開闔縱橫的小令,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到了她的笑下變成“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極誇張,卻又極親切、真摯。通首寫惜別心情一層比一層深入,但煞拍“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出人意料地作寬解語,能放能收,小令詞能用這種變化莫測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這就是所謂善方情者不盡情。

曲突徙薪

據《淮南子說山》記載,一日早炊,淳于髡見鄰家煙囪直出在外,火苗時而外竄。旁有柴薪堆其下,十分危險。便勸鄰人將煙囪彎曲向上,並遠徙柴薪,否則將有火患。鄰人不從。不久,其家果然失火,幸衆鄰里共救得息,但傷者多人。於是鄰人殺牛置酒,相謝衆人。對焦頭爛額者待爲上客,餘各以功次坐。對淳于髡先“曲突徙薪”之言卻不爲功。有人對鄰人言:“如早納淳于先生之言,今不費牛酒。現論功而請諸賓,‘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者爲客耶?”鄰人乃悟而請之。後用“曲突徙薪”比喻爲防患於未然,“焦頭爛額”比喻境況狼狽。

淳于髡,戰國時齊學者,今昌樂人,以博學著稱,齊威王在稷下招攬學者,被任命爲大夫,支持改革,多次隱語諷諫威王親理政事,振作圖強,戒夜宴,幾次奉命出使他國,未嘗屈辱。後至魏國,惠王擬任爲卿相,辭不就。

首陽山岩書二期“祖”形符號

首陽山岩書

昌樂骨刻文和崇山石祖林的發現鑑定和宣傳,帶動了昌樂縣人民熱愛古文化的熱情。2008年12月昌樂縣文史愛好者向縣政府和縣政協提供了首陽山發現疑似古文字的信息。縣領導高度重視,縣政協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考察,初步認爲這裡是人工刻劃的,取名爲“首陽山岩書”。並立即邀請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前去鑑定研究。2008年12 月20日,劉鳳君教授在縣政協領導陪同下,開始對首陽山岩書進行考察研究。

這處巖書位於昌樂縣城東10華里的首陽山南麓水庫邊,字刻劃在較爲平整的石面上,現暴露面積約30平方米,周圍的土下可能還有字。經過多次考察分析,劉鳳君教授認爲這是繼“昌樂骨刻文 ”和“崇山石祖林”發現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三者有着密切聯繫。他認爲這處巖書是古東夷先民在這裡祭祀時刻劃記錄下來的一些文字和符號。整個巖書分前後兩個時期刻劃完成。第一期陰刻線條多數較細,刻畫較淺,主要以圖畫的形式反映當時發生的一些事件。多數是動物和人物的形象,爲圖畫象形字。與昌樂骨刻文相似之處較多,可能和骨刻文一樣,都是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字,距今4000——4500年;第二期的文字符號陰線刻較粗深,有的刻劃在一期圖畫文字上面,字的造型較簡單,筆劃較少,多爲符號象形文字,其風格特點和桓臺史家遺址嶽石文化祭祀坑出土骨頭上的刻字相通之處頗多。第二期有一個特殊的字符,刻劃得很像石祖的形象,很可能是模仿崇山石祖林的刻劃。如果這一推斷不誤,首陽山岩書第二期創作年代應晚於距今4000年的石祖林。綜合起來推斷,第二期巖書的創作年代可能在嶽石文化早中期。這處巖書是中國早期文字的宏篇鉅著,它不但和昌樂骨刻文互相印證,而且對研究中國早期文字的發展演變都是極爲重要的實物資料。

昌樂骨刻文、崇山石祖林和首陽山岩書皆爲遠古人類文化奇蹟,是先進東夷民族文化盛期的創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重要文化遺產

孟姜女貞烈祠

孟姜女的丈夫是昌樂人

第九屆昌樂國際寶石節將於4月28日在有“齊國首城,寶石之都”美譽的山東昌樂盛大開幕。本屆寶石節籌委會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昌樂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料時,驚奇的發現作爲全國四大傳說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中的主人公孟姜女及其丈夫萬喜良杞梁,又稱杞殖)是山東昌樂人。

昌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豐厚的文化遺存。周初,呂尚首封於齊,都營丘(今昌樂縣馬宋鎮),春秋時營丘改稱緣陵,爲杞國都城。

據說孟姜女的丈夫杞梁供職齊國,是齊國軍隊的一名將軍。在一次戰鬥中戰敗而死,孟姜女萬分悲痛,哭了七天七夜,其間碰巧位於齊國南部的以石頭壘築的長城(齊長城)崩塌。有人藉此附會是孟姜女的哭聲感到天地導致長城崩塌。到了西漢中晚期,劉向在《列女傳》寫到 “妻乃哭於長城,七日而成崩”。孟姜女哭夫而致長城崩塌的故事在民間的傳播並且越傳越離奇複雜,也越具有戲劇性,最後竟變成撻伐暴君秦始皇的《孟姜女哭長城》,成爲於《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並列的四大傳說故事之一,並且被國務院批准爲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這個故事中孟姜女丈夫的萬喜良(杞梁),根據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奠基者,中國社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顧頡剛先生考察,應是杞國杞姓後裔,在他戰死的年代(公元前549年),杞國的都成仍在昌樂緣陵,所以孟姜女及其丈夫萬喜良(杞梁)應是昌樂人(見《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作爲他的妻子孟姜女識大義明大禮,最後演變爲反抗暴君的烈女,體現了中國古代女性對愛情的忠貞,與藍寶石的真愛、高貴、恬靜、唯美愛情的寓意也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