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驅動四輪的四大動能

文/江文勝

今年汽車產業結構發展出現令人振奮內容,在融入創新元素日系車廠崛起、歐美車廠cost down商機、軟硬實力提升下,臺灣汽車零組件正邁向新紀元

美國車市規模連續三年成長但也僅是回到○八年海嘯前的年銷售約一五○○^一六○○萬輛水準,歐洲整體市況更慘,甚至還倒退回到一九九六年,最強的中國車市,今年成長也開始趨緩!

嚴格講起來,這幾年全球車市規模並沒有讓市場出現驚奇,但汽車產業的內容結構發展卻出現令人興奮的內容,包括車用電子融入創新元素、日系車廠崛起、歐美車廠cost down商機、軟硬實力的提升等,卻成爲推升臺灣汽車零組件業邁向巔峰的四具噴射引擎

臺灣汽車零組件業的成長主要來自汽車產業內容結構的改變,而非整體車市規模絕對數字的成長基礎上,而這四個令人興奮的內容包括:

產業發展四大興奮內容

一、融入創新元素:

汽車產業將近一三○年的發展歷程中,前一二○年人力、汽油、機械零件三大要素在這四輪驅動演化過程中缺一不可,到了近十年,自動駕駛、電力發展、電子零件應用取而代之成爲汽車新世代的三大要素。

換句話說,即便全球車市規模維持十年前水準,但包括像胎壓偵測、倒車影像雷達從十年前僅是高級車款的選配,逐漸成爲普通車標準配備之下,車用電子應用明顯提升,早已爲車用電子產業帶來龐大的數倍商機。

融入創新元素後,汽車業今年更成爲創新的代表,美國著名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不久前公佈最新的「二○一三全球創新企業五○強」,其中共有十四家是汽車業者,而前二○大、十大中更分別有九家、三家爲汽車廠商

業界預估二○一三年全球車用電子產值成長十%達二○五五億美元,IC Insights更推估,到二○一五年,隨着車用電子佔整車製造成本比重達五○%,全球市場規模將高達四○○○億美元。

車用電子本身就融入創新元素,進入汽車新世代,可望衍生出可觀的商機!在臺灣業者中,除了胎壓偵測、倒車影像雷達、安全氣囊等知名業者之外,還有許多從PCB、被動元件、電源供應器、連接器等傳統電子產業跨足的新尖兵

二、日圓大幅貶值後,日本車廠全球競爭力明顯提升:

日圓貶值大幅提升日系車廠的競爭力,尤其當歐、美車廠尚未走出谷底,如豐田(Toyota)、本田(Honda)、Nissan等日系車廠更大動作進軍以往受冷落的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東南亞市場。

據IHS Automotive的預估資料統計,未來八年東南亞市場車市的成長少則二二%(泰國),高則達九○%(印尼),日系車廠紛推低價車搶市,顯然已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回到與臺股連結的脈動上,這個動能以豐田相關供應鏈的受惠程度最高,豐田不但橫掃東協等新興市場,甚至在歐美市場攻城掠地,統計今年前九月共賣出七四一萬輛汽車,超越通用、福斯等蟬聯全球車市龍頭。

不但如此,豐田更調高今年產量達一○一二萬輛(原估九九四萬),成爲有史以來全年首家年產超過千萬輛的車廠,與此同時豐田股價也站上高峰,一度超越韓國的三星、臺灣的臺積電成爲亞洲市值第一大的製造業。

豐田王朝的崛起,臺灣也有許多受惠的供應鏈浮出檯面,像車載影音的怡利電、車用二極體朋程汽車座椅襯墊的耀億、整流二極體的臺半等。

三、歐、美平價車種cost down受惠:

受惠安倍經濟學的日系車廠咄咄進逼,歐美車廠有些招架不住,以平價車款爲銷售主力的福特、通用、福斯等,只能先從降低成本下手,扣件業最具代表性。

一臺車平均有超過二○○○多個扣件,但佔總成本卻不到三%,過去歐美車廠是透過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向不同的扣件業者採購,不但耗時浪費人力,如今爲了降低成本,許多歐美車廠直接跨過汽車零組件廠商向扣件源頭直接購買。

像友信國際除了是製造端的直接供應者之外,也扮演物流服務與庫存管理的重要角色,提供車廠一次購足的服務。

這幾年來陸續打入許多歐美大廠,目前終端客戶包括福特(全球第六大車廠)、John Deere(全球第一大農機廠)、TRW(全球第七大汽車系統廠)、Dana(全球第一大傳動車軸廠)、Benteler(全球汽車底盤模組大廠)。(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