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祥專欄-經濟升、利率跳,股市長短腳

美國國會上週通過1.9兆美元紓困案,加上美國疫苗施打進度順利,新冠疫情逐漸和緩,市場對於美國景氣的復甦期待愈發樂觀。高盛預期美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上看6.9%,摩根士丹利看好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達7.3%,可望創十多年來美國最強勁的經濟成長。另拜登預期7月後美國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財長葉倫亦指出,美國明年有機會恢復充分就業。

從這些跡象來看,美國的經濟景氣已逐漸回覆正軌,加上拜登競選時承諾要投入2兆美元重振美國基礎建設,預期在貨幣政策保持寬鬆,後續又將大力推動財政政策的方向,美國景氣可望展開另一波擴張期。

本週FOMC剛結束爲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上修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期到6.5%,並宣示將維持近乎零利率及持續每月購債計劃,且預期2023年底前都不會升息。但對於殖利率躥高,並未做出安撫市場的因應對策,使得美股震盪再起。從景氣與股市關聯性來看,短期雖然因爲景氣復甦、原物料價格上漲及公債發行數量增加等因素,使得美債殖利率走升及美元回穩,造成國際金融市場資金流向的調整,但長線來看,美國經濟回穩成長,對於臺股的基本面發展趨勢,仍是偏利多看待。

美股道瓊指數標普500指數近期都再創歷史新高,不過那斯達克和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相對疲軟,在月線和季線間震盪整理,臺股表現也與美科技股同步橫向震盪整理格局。觀察近期美國指標科技股表現,去年表現最佳的美國febless晶片大廠如AMD、Nvidia及高通,今年以來股價表現遠不如去年鬱悶整年的Intel;另去年股價漲幅達七倍的電動車領導廠商特斯拉,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則是遠遠落後於福斯(VW)、福特通用汽車這些歐美傳統汽車品牌大廠;跟臺灣科技業關係最密切的蘋果今年股價亦是相對弱勢,傳統的NB品牌廠如HP及Dell股價皆遠勝於蘋果。

從上述這些例子明顯看出,雖然美國景氣復甦確立,但股市的結構與多頭的樣貌卻是在改變。也就是說股市長線偏多的趨勢與格局仍未改變,但是短中期的類股輪動與調整卻相當激烈,特別是漲幅已高及乖離率大的個股最爲明顯;類似的類股板塊調整的情況在臺股同樣出現,金融、食品、塑化橡膠紡纖及營建、觀光等類股指數在3月都創波段新高,反映Back to Normal的市場期待。

去年一枝獨秀的電子指數則是在月線上下橫盤整理,下游NB品牌及硬體組裝廠表現較半導體及中游零組件族羣爲佳,半導體中IC設計又較半導體制造強勢,這當中的類股輪動,股價表現此消彼長,亦代表現階段的操作難度提高。投資人與其追逐強勢類股標的,不如選擇產業趨勢看好的汽車電子與5G行動通訊相關族羣,分批佈局,守株待兔,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另一個要留意的事件,拜登將在3月25日舉行上任後首次記者會,拜登的重要政見之一就是重振美國基礎建設,而爲支應龐大基礎建設的資金來源就是增稅或發行公債。在目前美國公債總額已超過28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遠超過美國的GDP總額的情況下,若要落實擴大基礎建設的政見,增稅將是不可避免的政策方向。

根據媒體報導,拜登政府正在規畫大規模的聯邦增稅政策,內容包括將公司稅稅率從20%調高至28%,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者增稅,年收入破百萬美元者則加徵資本利得稅。雖然拜登加稅的政策在美國國會可能遭遇龐大的阻力,就算通過,執行的時間也會落在2022年後,不過對於波段漲幅已高的美股,現階段若是出現加稅的政策訊息,金融市場的短線波動恐會加大。

投資人操作不需躁進,鎖定前面提到的車電與行動通訊產業的龍頭指標股,做分批承接佈局,應是現階段較爲穩健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