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童年澳門記憶消失 樑吳蓓琳:歷史建築是文化的根

記者遊琁如/專題報導如果翻開一本舊照片簿,比對過去和現在的城市長相,世界各地快速的變化可能會令你驚歎。距離臺灣飛行不到兩個小時的澳門,也在時代飛梭中不斷改變,澳門旅遊公關首席顧問樑吳蓓琳,形容在過去數十年前的老澳門景象,「很淳樸的地方當地的生活很安靜。」▲澳門旅遊局公關首席顧問樑吳蓓琳。(圖/記者周宸亙攝)樑吳蓓琳是香港人,目前居住於臺灣,小學、中學時曾因父親工作而至澳門居住多年,回想起童年在澳門時光的樣子,樑吳蓓琳說,初夏開花鳳凰木豆莢,是對老澳門的深刻印象,「我記得小時候我會把莢裡頭的豆子拿出來,用手指彈豆子,彈中了就算是得分了。」樑吳蓓琳說,這種過去小孩子玩意兒,現在說起來好像不怎麼樣,但當時卻是可以玩一個下午的遊戲,然而那種靜謐的時光感,自然也隨着時間指縫間流逝。隨着時代發展,新移民進入澳門,並迎接更多觀光客,澳門開始新建大型旅館和住宅式建築,同時也將舊有的老建築不斷拆除丟棄。「如果你瞭解澳門,知道澳門和臺灣的關係,就會想看看這些老房子的長相。」16世紀航海時期,荷蘭人與葡萄牙人曾經同時登陸澳門,荷蘭一度想取代葡萄牙人佔領澳門,然而澳門葡軍最終獲得勝利,荷蘭打消佔領澳門的念頭,轉而佔領臺灣。▲▼澳門古蹟瘋堂斜巷婆仔屋。(圖/記者遊琁如攝)也因爲如此,在澳門可以看見葡萄牙建築和中國南方式建築並存,兩種不同型態建築佇立在澳門,形成特殊的美感,「如果我現在還能回到過去,看到那些房子,我一定不再嫌它們破或舊,會好好看它們的美。」樑吳蓓琳表示,現在經過重新修復、改建後的澳門舊時建築,記載了豐厚的人文歷史痕跡,每個房子從外觀到名字,甚至內裡隔間,都講述了澳門過去的故事。「澳門被很多人看成只有賭博的地方,但因爲我在澳門長大,所以講起澳門,我會全心全意的覺得是自己的地方。」樑吳蓓琳的眼神真摯,語氣溫暖,透露出對澳門深刻的濃厚情感,「只有把地方的文化和歷史挖掘出來呈現,纔有更多機會被看到。」澳門擁有的舊歷史和建築財產,是非常珍貴的寶藏,樑吳蓓琳希望能透過旅遊方式,讓更多年輕人瞭解澳門的文化資產。▲有百年曆史的新華旅店。(圖/記者遊琁如攝)樑吳蓓琳舉例,自己平時非常喜愛看澳門旅遊相關文章,一次閱讀到一名揹包客入住曾拍過電影2046的百年老旅館「新華大旅店」心得,便被文字和旅店的過去吸引,「真正的旅行應該是這樣,不再只是吃好住好,也可以走入彷彿失憶的過去。」樑吳蓓琳說,新時代的年輕人,因爲受過更多文化教育,也更能探索文化的根,從而理解和保護,是極好的未來發展。澳門旅遊局近來推廣以「歷史足跡」、「綠色文創」、「中葡交匯」和「藝文探索」爲主軸,設計出的四條《論區行賞》步行路線;讓旅客在90到150分鐘的步行時間裡,漫步澳門當地文化。樑吳蓓琳表示,四條不同的路線,皆可以透過步行走訪,理解部分的澳門歷史文化,相當有趣。▲樑吳蓓琳說,新時代的年輕人更能探索文化的根。(圖/記者周宸亙攝)而除了《論區行賞》步行路線,樑吳蓓琳也推薦澳門舊時二手商品的買賣彙集地「爛鬼樓」,此處有不少小店彙集,旅客若仔細尋訪,還有機會找到50年前至今未賣出的老明信片;以及至今保留作爲慈善基地的「同善堂」,其中也記載完整的澳門歷史,值得細細走訪。目前臺灣訪客至澳門過夜人數每年已達40萬人,並以每年平均6-7%穩定增加,針對未來的方向,樑吳蓓琳希望,澳門有更多的老建築和歷史房屋能開放,讓更多旅客可以透過走訪澳門,回憶過去的盛況體驗出完全不同的生命風景,同時也停下腳步來,感受她童年時那個安靜而沉穩的老澳門氣息。▼老店青洲竈記咖啡。(圖/記者遊琁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