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魚香肉絲破解小升初的最大魔咒

來源:來源:公衆教育最優解( parents163club)

許多家長應該聽說過這麼一個殺傷力巨大的著名論斷:

小學成績有很大的欺騙性,很多孩子到了初中會掉隊。

如果您的孩子處在小學中高年級,或是剛上初中,這句話就會像幽靈一樣在家庭和學校這兩點一線間遊蕩。

“孩子正上小學五年級,成績還不錯,所以,我是被騙了嗎?”

所以在什麼情況下,一個小學生成績好可能只是假象?

現在我們借用魚香肉絲這道名菜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有一門課程叫魚香肉絲,那麼他的學習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1、小學

一個小學生怎麼認識魚香肉絲這道菜?或者我們換個問法,一個小學生在學了一個學期的魚香肉絲之後,老師應該怎麼出考題

大概可能是這樣的:

魚香肉絲是哪個省的名菜?屬於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的哪一種做法?

一般來說,魚香肉絲是由哪幾種食材做成的,是什麼味道的?魚香肉絲裡有魚嗎?

作文題:記錄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魚香肉絲的感受。

2、初中

小學的這些問題我們先不做分析,繼續往下聯想:這個孩子到了初中,關於魚香肉絲的學習應該上升到什麼水平了呢?

魚香肉絲味道鮮美特別下飯的關鍵是什麼?是食材的搭配還是醬料的調製?

魚香肉絲既然裡面沒有魚,那麼“魚香”從何而來?

作文題:試分析魚香肉絲爲什麼能成爲外國人心目中最著名的中式菜餚之一。

3、高中

繼續先擱置上面的問題。儘管我們這次只討論小升初之後掉隊的問題,但爲了全面理解一個孩子在認知層面上的成長路徑,我們再看看高中還能學什麼:

魚香肉絲從定名開始算,歷史尚不足百年,這道菜在川菜體系中爲什麼能獨樹一幟?

請列出至少4種魚香肉絲的做法,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

作文題:山西遊客在重慶飯店以“魚香肉絲沒放木耳”爲由拒付餐費,請以此素材論述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

4、大學

到了大學,如果還想繼續研究魚香肉絲,那麼研究成果大致是這些(以下論文題目並非杜撰,各大論文網均可下載):

魚香肉絲真空冷卻工藝研究

魚香肉絲揮發性風味成分的分離與鑑定

生鮮調理魚香肉絲在銷售中的細菌變化

……

好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小升初掉隊的問題出在哪裡。

首先在最表層的邏輯上,如果我們只談考試成績,那麼小學成績好能代表什麼呢?在小學裡,小A考100分和小B考98分,看似只差了2分,但這2分在日後可能被放大到200分的差距。

道理很簡單,因爲小學考試的命題邏輯,是刻意的在向中等以及中下等學生妥協:小學老師出題,會出到中等學生的脖子以下,只要這孩子別摔大跟頭,就能在水面以上正常呼吸,可現實是,這題對真正的學霸來說,屬於剛出到腳踝的水平。

所以,如果我們的視角是隻給了頭部特寫,那麼兩個孩子貌似差別不大,但脖子以下完全是不同的光景:小A還踩在小水溝裡,小B已經感受到了深水區的壓力。

當然小學這種考覈模式是符合基本教育體制的,換句話說,假如一個孩子小學畢業之後沒讀初中,國家需要保證他十二三歲走向社會,能認得出哪個菜叫魚香肉絲,能閉着眼吃出魚香肉絲的味道,甚至能去重慶旅遊因爲對方沒放木耳而撒潑不給錢。

回頭看看魚香肉絲的小學題,有個什麼特點?“是什麼”的問題居多,也就是所謂的,死知識居多。回答這些問題只需要你對那個被切分好的知識點有了解,並不太需要運用到結構和邏輯思維,至於發散和聯想,那隻能算是加分項,甚至落實到分數上,有創意的孩子並不能得到更多的褒獎。

而死知識(或者說被人爲切割好的知識碎片),單靠認真聽講基本上就能掌握。所以在小學階段,那些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獲得不錯分數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正反饋:只要我認真聽講,就能有好成績。

認真聽講當然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做學生的基礎,只不過到了初中這些孩子會發現,認真聽講成了取得好成績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我們結合魚香肉絲的初中考題來說這個道理。這道菜好吃的關鍵是什麼?很多成年人看到這題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醬料,四川本地人甚至會進一步告訴你,光有郫縣豆瓣醬遠遠不行,泡椒纔是這道菜的靈魂。

ok,我們這裡不討論最正宗的魚香肉絲到底應該怎麼製作,這個回答本身已經觸及到了對原因的探究,甚至觸及到了A和B哪個是更本質原因這層思維。

在這裡,A和B誰是更好的答案,本身可能是存在爭議的,但這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相比某個問題的答案,思維過程更重要。或者說,決定一個孩子在初中會不會掉隊的,不是某個知識點的欠缺,而更可能是整體的思維模式能不能跟上初中學習本身的需要。

一個真正跟上節奏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將小學打下的基礎進行靈活運用的:

小學我們是不是學過魚香肉絲的食材構成?現在你告訴我,魚香肉絲下飯是因爲醬料,那難道這醬料用在其他食材上,也能達到魚香肉絲的效果嗎?如果不是,我們能不能認爲食材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那人也不會因爲沒放木耳就不給錢……)?這大概也是在這道菜裡,冬筍至多隻能用萵筍替換的原因,你用土豆絲試試看?酸辣土豆絲也挺下飯的,爲啥魚香土豆絲就怪怪的?

以上這些疑問,或許大廚們都能給你一個專業級的答案,但對學生來說,背這套答案並不重要,因爲這又會陷入到死知識的怪圈,重要的是向下和向外追問。

初中相比小學,難度升級的關鍵點是什麼?

我們知道小學有一門課叫科學課,其中會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但這門課爲了照顧兒童的認知水平,會有意迴避或者矮化其中的科學概念,更多采取感性層面的講授。

可是這東西到了初中,就突然裂變成了幾門主課,尤其在教材的編寫上,各種學科專業術語和邏輯體系都會冷冰冰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就好比你本來只知道魚香肉絲是一道很下飯的菜,現在你突然需要學習醋糖鹽老抽料酒紅油的各種比例,要學習煸炒和翻炒各是怎麼回事,要學習什麼叫醒肉。

魚香肉絲還是靜靜的飄着香味擺在那裡,但一個初中生再去看這道菜的時候,心情已經和小學時有所不同了。

所有的學科,都不再像小學那樣,可以憑着感覺走了,魚香肉絲從食材的挑選,到刀工,到火候,再到各種程序的細節,原來有這麼多講究,任何一步有差池,最終都可能影響到色香味

當一個從前只是喜歡吃魚香肉絲的孩子,突然意識到魚香肉絲還有這麼多門道的時候,魚香肉絲再吃到嘴裡可能都不如從前那麼香了……

這也是所謂的,進入到第二重境界,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的階段。

然而一個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事實是:初中老師在閱卷評分這個維度上,也比小學老師“鐵面無私”了很多。

這主要體現在語文等文科科目上。經過前些年小學語文課的改革之後,當年我們讀書那會兒最常見的講解段落大意、劃分層次、中心思想這些,現在已經不允許提了,因爲這麼做會過於強調標準答案,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然而凡事總得兩面看,不許填鴨硬灌之後,學生可能更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了,同時老師在閱卷的時候也不會對答案卡得那麼嚴格了。

我們還拿上面魚香肉絲的問題舉例,你問爲什麼外國人那麼推崇魚香肉絲,如果一個小學生答的都是“外國人是如何推崇魚香肉絲的”,並且答得頭頭是道,卷面整潔,沒有錯別字,一個小學老師完全可能給他打高分,即便你知道他答非所問。

然而這種事情在一個正常的中學評卷環節是不可能發生的:哪怕你再怎麼文采飛揚,跑題向來是大忌。

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現行的文科類考試,級別越高其實越僵化,或者我們換個好聽一些的說法:戴着鐐銬跳舞,級別越高鐐銬越緊。比如在關於魚香肉絲的化學類論文裡,你但凡拿一章出來談魚香肉絲的歷史流變就算不合格了。

當然最後,家長們不要忽視一個關鍵問題:從小學到初中,您的孩子正在進入青春期。

什麼是青春期,青春期就是一個本來喜歡魚香肉絲的男孩子,會因爲他暗戀的女孩子而喜歡上宮保雞丁。

我們還可以用小學與初中不同的課堂景象來解釋什麼叫青春期:

小學生普遍精力旺盛,在課堂上比較活躍,那種踊躍的熱情有時候老師想壓都壓不住;然後你再看中學生,那個看似正襟危坐的少年,可能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到白日夢境,神情恍惚目光呆滯也就罷了,有的甚至不經意間會露出一絲詭異的微笑,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所以成績暫且不論,青春期本身就是一道坎,很多這個階段的中學生不是敗給了智商,不是敗給了懶惰,也不是敗給了學習方法,他們往往是敗給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雜念,然後順帶着敗給了一些起起伏伏的情緒。

這樣的孩子,就連吃小時候最愛吃的魚香肉絲也悵然若失了。

所以小升初會掉隊的魔咒,是真的嗎?也許是真的,但這個邏輯往下推演,其實也經不起琢磨:初中到高中就不會掉隊嗎?上到大學就不會自甘墮落嗎?走上工作崗位就不會覺得學生時代的一切成績單都是虛幻嗎?

說到底,我們可以提前準備的,是對每個階段所提出的新要求有充分的認知,但同時勿忘初心:魚香肉絲本來就是香的,我們更好的認識了這道菜之後,應該更加確信,魚香肉絲仍然是那麼的下飯。

這纔是認知升級的完整路徑,看山還是山。

願所有的孩子都順利衝破小升初的魔咒。

歡迎掃碼關注教育最優解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