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眼早老 醫學會籲護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會隨着年齡增長,逐漸出現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眼睛所見物體變形、變大或變小,最終可能造成視力喪失。臺灣眼科防盲教育研究醫學會爲了告訴民衆黃斑部病變正確治療觀念,日前舉辦「低頭眼疾Eye注意!健康講座」邀請臺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長豪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演講,主題爲「沉迷3C,低頭族眼早老」及「老人頭號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

▲ 低頭族眼早老 眼科防盲教育醫學會籲護眼(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楊長豪表示, 3C產品普遍,許多3C產品,包括平板顯示器、LED霓虹燈螢光燈電腦顯示器、手機熒幕等都有背景光源,通過強大的電子流激發的光源中就含有異常的高能藍光,將對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尤其新生兒水晶體完全透明,隨發育逐漸變黃,至六歲才和成人相當,嬰兒遭藍光傷害程度較成人嚴重許多,所以應該避免讓家中幼兒使用3C產品。而民衆平時就應注意眼睛的保護,例如:白天出門時應儘量配鏡太陽眼鏡,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飲食上也要適當補充營養品

鄭成國則指出,看東西影像中心變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近距離看東西時出現盲點,皆有可能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者甚至無法閱讀、辨識人臉。民衆可以透過阿姆斯方格表(Amsler grid)自行初步篩檢。而遺傳、吸菸、二手菸高血壓高血脂症及過度日光照射,皆可能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臺灣眼科防盲教育研究醫學會呼籲,除了遺傳外,其他都是可以預防的後天因素,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避免有害的藍光,纔可以保護好眼睛這珍貴的靈魂之窗。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