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活水涌喜揚新曲

活水涌喜揚新曲金牛獻瑞報佳音,2021年會比2020年好。

一場改變21世紀人類歷史的新冠病毒,2020年活生生的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一道長長的陰影。從疫情大流行,各國封城、宵禁、封境、斷航,出門dress code是戴口罩,到景氣大衰退,IMF預估七大工業國2020年經濟全部衰退,平均衰退7%,到股市大崩盤臺股創史上過年最慘紅盤重挫697點,美股四次熔斷,創有史以來最大3月波動道瓊創史上最大單日跌點2,997。

不誇張的說,2020年3月沒有賠錢的人,就是沒有錢的人。

站在2021年的起跑點上,現在有超過8,000萬人確診,180萬人死亡,我們處在從微利低利到負利率,從氣候變遷科技演進到病毒變異蝴蝶效應不斷加大,從政治到經濟到社會,民粹主義崛起的年代。這些後常規科學往往帶給金融市場很大的不確定,也有強者恆強,大者恆大的味道,讓全球政府傷透腦筋,也因爲沒有前例,沒有時間容許慢條斯理的討論、辯論,最後得到定論,來做決策,因此央行的量化寬鬆,一直是最快速到位的政策工具,甚至做到非常規。

先看極端氣候。2017/2018年美國有強度直逼卡崔娜哈維艾瑪颶風,與加州大火;2019年有澳洲野火,燃燒面積4.7個臺灣大,燃燒時間長達5個月;2020年有長江洪災,全中國有70%的省縣市受到豪雨影響,災情持續三個月。其次是科技演進。「當APPLE取代Porsche,FB取代Citi」,智慧型手機電動車、虛擬貨幣、數位金融的發展,AI已將大數據的演算髮揮到淋漓盡致,漸漸超出人們的想像,甚至產生道德危機。

最後是病毒變異。由於氣候異常物種突變、基因重組、與藥物濫用,導致各種傳染病病原體出現變異且傳染性增強,從中非的伊波拉,到東亞的SARS,到北美的H3N2,到現在的COVID-19,病毒漸漸由區域性的肆虐演變成全球性災難

所以QE就是活水,「活水涌喜揚新曲」,Fed在2021年每月將會印鈔1,200億美元,ECB每月900億歐元,BOJ每月1.94兆日圓,而且除ECB印鈔到2022年3月外,美日都是無限量QE,沒有截止期限資金面向上就是股市向下的防腐劑,因此今(2021)年股市還會繼續攀高。

但要提醒,臺灣股市每天的當衝金額已經從2020年6月的500億,翻倍到12月的1,000億,佔大盤比重突破30%,有的個股甚至超過60%,百家樂氛圍瀰漫,蝴蝶效應也在加大。

另外,黃金投資一直是客戶感興趣話題,央行在2020年的研究顯示,黃金不孳息且過去30年,S&P 500與黃金的波動率均爲15%,但投資S&P 500報酬率爲10%,投資黃金則只有5%,因此黃金不見得含金量高,是一個良好的投資標的。如果有護國羣山可以挑選,「寧信摩臺十日漲,不賭黃金三日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