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超級綜合體效應”助力中國城市GDP集體復甦增長

國家統計局近日對外發布的三季度GDP的初步覈算結果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國家經濟實現了有效復甦增長,季度總GDP超過26.6萬億元,同比增長4.9%。

全國中心城市GDP增長 助力國家三季度經濟復甦

專家表示,我國三季度GDP的整體復甦增長,主要源於全國中心城市在歷經上半年疫情衝擊影響後,積極復工復產,逐步復甦,推動產業升級,從而實現了一次集體升級發展

目前已公佈前三季度GDP的城市發佈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城市羣的中心城市均實現了GDP三季度總值的復甦增長:

京津冀城市羣中,北京、天津前三季度GDP總值分別位居第一位與第六位;西部城市羣中,重慶前三季度GDP總值迅速躍升至第二位;長三角城市羣中,廣州前三季度GDP總值迅速躍升至第三位;長三角城市羣中,上海暫時未公佈數據,寧波、無錫均迅速躍升至第七位、第八位。

實踐表明,在構建國內國際循環的發展中,以產業升級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在推動形成國內大循環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強中心城市帶動下,我國幾個重點核心城市羣的產業發展升級,爲GDP增長帶來了極大的助力。

在今年經濟復甦發展的過程中,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中心城市,因爲佔據着地理爲主和城市羣經濟地位上的中心C位,更有“經濟磁力”,不僅能夠集聚更多的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和重大新興產業,更能夠聚集更多人才和各類生產要素。這些中心城市,也因此有着更大的發展潛力、有着更有韌性綜合經濟增長力量,既能夠構建城市羣內的產業內循環,也能夠拓展城市羣外的大經濟外循環。

超級綜合體聚能下 中國中心城市持續迭代

我國中心城市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每個城市都有能夠展示其城市高度、產業能力、以及發展強韌度的超級綜合體集羣

例如,北京有國貿三期、中國尊、北京富力中心、通州富力中心等;上海有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富力環球中心等;廣州有廣州新電視塔小蠻腰”、廣州中心廣場、廣州富力中心……

空間層面,這些屬於現代城市的超級綜合體,每一座都是代表着城市天際線的卓越建築設計作品,是展現城市魅力的存在;而在市場層面,這些超級綜合體則是經濟產業文化的強磁極,更是城市發展成就與綜合實力的見證。

作爲一座城市的國際名片和發展新動能,城市超級綜合體的建設與發展,如今已經成爲城市在競爭中實現發展的重要一環。

隨着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都市圈、城市羣發展的新時期,區域價值和城市升級成爲焦點,併爲未來提供更多想象空間。各大城市的超級綜合體也隨之更迭升級。更多以新地標形象出現的全新城市超級綜合體,不僅側面記錄了城市的變化發展,也將重新定義了城市能級的提升,源源不斷地集聚着更多產業資源要素和優質人才,爲城市和產業升級釋放活力,爲人們美好生活創造載體

要打造出更好的城市綜合體,爲一座城市創造新地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不僅要求開發商前瞻性的眼光、獨特的創新力和穩定的建造能力,還要求開發商具有強大的綜合開發運營能力。目前,富力、綠地恆大、萬科、融創等實力頭部開發商都在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自身的產業資源能力和建設能力,通過打造綜合體,引入產業,創造城市新名片的方式,爲城市的升級發展共建貢獻力量

助力北方城市羣蝶變 富力華北的“超級城市綜合體效應

從全國省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來看,南方城市的經濟競爭力水平曾經長期遠高於北方。但如今,在積極發展新經濟和綜合產業升級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北方城市積極復甦發展,我國經濟“南強北弱”狀態或將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得到改善。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京GDP總量爲25759.5億元,GDP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河北省實現生產總值25804.4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0個百分點;遼寧省GDP總量爲17708億元的;2020年前三季度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19.7億元,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0個百分點。

在北方城市整體經濟實力增強、GDP復甦、降幅收窄乃至增速提升的過程中,城市綜合體的建立,爲城市快速實現產業集聚提供了基礎,從而有力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其中,擅長超級城市綜合體營造的的富力華北,這幾年持續爲北京、河北石家莊遼寧瀋陽、黑龍江哈爾濱等城市造綜合體,以“超級綜合體效應”吸引產業與人才,成爲了助力北方城市羣蝶變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北京,隨着產業外溢及人口疏解工作的進行,通州已成爲北京的新興價值發展高地。業內人士分析,2025年,通州產業結構將涵蓋總部經濟、財富管理、文化科技等7大千億級產業集羣。而富力華北正是助力通州崛起爲城市副中心的力量之一。

在通州,富力華北打造了北京通州富力中心。多家知名公司的進駐使這裡成爲北京地標性商務區。北京通州富力中心的成功開發、持續爲城市帶來優質產業集羣、人才聚集,不僅直接促進了城市產業結構的更新換代,也帶動了運河商務區新一輪經濟騰飛

與城市共生,這幾年,富力華北在不同城市,以一個又一個融合多元業態的城市綜合體成就城市的產業聚集地以及經濟發展“磁極”,打造“超級綜合體效應”――持續集聚交通、生活配套等各項資源,吸引衆多企業和人才,從而推動着城市的升級與創新。

而未來,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中,國內產業經濟還將再迎來新一輪升級發展契機。在產業經濟發展的強需求下,中國城市需要有更多優質綜合體承載產業的集聚,併爲中國城市持續提供“超級綜合體效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