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劇烈震盪」是2020年的關鍵字

工商社論

上週美國股市重挫,道瓊指數在兩天之內大跌1,534點,NASDAQ跌掉9.92%或1,19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更出現10.34%的雙位數跌幅,這一波最受矚目的焦點在特斯拉,以分割後的股價計算,特斯拉從6月底的收盤每股201美元,短短兩個月暴漲2.5倍,到8月31日創下收盤498美元的波段新高,然後又在9月四個交易日大跌22%,特斯拉的總市值已經來到4千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公司股價猶如新上市股劇烈震盪,堪稱空前,也是2020年金融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事件。

上週美股的暴跌,大多數市場分析師的解釋都是大漲之後的快速整理,「緩漲急跌」是多頭市場常見的現象,兩天跌掉10%的幅度雖然驚人,相較於3月崩盤低點、以及5月的起漲點,投資人的獲利仍然極爲可觀,即使市場繼續重挫,甩掉肥厚的短線利潤,也還是正常的現象。

令我們訝異的是,不僅僅是金融市場,板塊位移引發暴漲暴跌的地震現象,出現在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過去一個月,太平洋兩岸的海運價格創下11年來的新高;全球咖啡豆價格暴跌後突然大漲,指標性的芝加哥咖啡豆期貨(US Coffee C Futures)價格從每磅95美分大漲40%到134美分。中國同樣出現類似的現象,深圳上海科技股政府政策鼓勵下大漲,幅度更甚美國科技股;連不應該出現重大漲跌的中國食品調味市場都出現震盪,代表性的海天味業在深圳交易所的股價,從7月底的115元人民幣大漲到上週的199人民幣,然後在一天之內大跌8%,中國食品與飲料類股的大漲大跌,極爲罕見。

中美關係在過去一個多月衝突急遽升高,但是中美貿易不只沒有受到打擊,反而逆向暴增。根據上海海運交易中心的統計,從上海到美西的40呎貨櫃(FEU)平均價格,從5月底的1,800美元,到8月底已經翻倍到3,639美元。

太平洋兩岸的海運價格突然大漲的因素很多,核心在貿易需求突然大增,而且是東向與西向雙邊同步增加所致,根據中國海關7月底的統計,中國對美出口在7月年增率達到7.8%,進口則有16%的增長,FEU運價甚至創下2009年以來、11年的最高價

一向穩定的經濟活動劇烈震盪,帶給企業經營者前所未見的挑戰,全球貨櫃航運在年初面臨無以爲繼的重大衰退,英國航運諮詢公司Drewry原本估算全球航運公司將出現37億美元的虧損,許多船運公司採取減班、售船來準備度過寒冬,不料突然出現的貿易熱潮瞬間拉高運費,Drewry被迫修改預測,獲利模型估算的結果瞬間豬羊變色,到8月底已經轉爲稅前獲利逼近100億美元,比起去年甚至還出現超過四成的增長,原本預計要過寒冬的2020年突然成爲溽暑

海運龍頭因此受惠,臺灣長榮海運股價從7月底的每股11元,連續暴漲到上週末以18.8元收盤。香港上市的中遠海運控股(COSCO Shipping)更從6月底的2.23港元大漲到上週的4港元,漲幅同樣高達八成。

此外,今年國際咖啡價格已經出現兩輪暴漲暴跌的循環,咖啡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國民飲品,一向供需平穩,今年的暴漲暴跌造成咖啡生產者、貿易商、乃至星巴克等終端消費通路極大的經營壓力,全球消費量最大的美國市場,今年消費量預計出現11%的衰退,第二大的市場在中國,中國過去幾年的咖啡消費量高速增長,今年中國經濟相較美國穩定,咖啡消費的增長卻突然熄火,目前預估的年度增長率,已經從年初的三成以上漲幅,下調至零增長

劇烈震盪的現象很難解釋,各國央行金額巨大的量化寬鬆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解釋,因應肺炎疫情的封城,造成傳統實體通路的衰退、轉向網路電商固然是結構性的重大轉變,各國政府龐大的租稅補貼,成功穩定經濟,也扭曲了原本市場機制,原本應該衰退的減少衰退,廠商去產能後卻發現需求不減反增,又回頭緊急追加庫存與訂單。央行QE、政府財政補貼、廠商供貨政策、還有消費者的行爲,同步出現劇烈的調整,造成供給面與需求面的驟變,對於所有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帶來前所未見的挑戰。

2020年還剩下4個月,暴漲又暴跌的金融市場還有翻盤的可能,突然熱翻天的海運也可能再度面臨寒流,加上美中對立急遽升高,大國地緣政治隨時可能出現擦槍走火的危機,所有經濟與政治活動的參與者都超前部署、提前因應,集體極端的決策造成極端的震盪。

眼前的挑戰是,貿易版圖、產業競爭與政治角力同時在進行結構性的板塊位移,傳統的預測模型大幅度失靈決策者窮於應付短線的突變,又被迫進行長線佈局,瞬息萬變的震盪竟然成爲常態,是大家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忍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