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科技資源的錯置 斲喪了產業競爭力

據報載,日前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等四位產業老向政府提出警訊,政府不應持續縮減經濟部技術處的科技預算,否則不利業者國際競爭及佈局全球市場。

我們深有同感,因爲在中美貿易戰後,大陸在美方逼近下,自主研發比重勢必提高,對臺灣科技產業將是短多長空,必須投資更多研發,才能因應。其次,時下正值臺商迴流,政府如能投入較多研發費用,使臺商迴流鏈結外商人才、資金、資本,打造臺灣成爲「亞太研發重鎮」,將是臺灣經濟脫胎換骨的關鍵。另一方面,在5G、AI、大數據領域上的研究,各國均組成國家隊進行競爭,臺灣不能輸在起跑點,研發將是致勝的關鍵。

攸關產業競爭力至巨的研發投入,莫過於經濟部的科技專案預算。近幾年的科技預算每年一千億元左右,此一預算分配至各部會比例相當固定,以2018年爲例,科技部佔30~40%,中研院佔了12%,而經濟部只佔了28%。以計劃屬性觀之,約有三成投入基礎學術研究,七成投入產業相關的應用科技配置,而實際投入支援產業發展的投入微乎其微。此一頭重腳輕的科技資源配置,科技下游的產業發展,取得的科技資源有如杯水車薪,自然影響產業的競爭力。

我們秉持的理由如下:第一,科技下游的應用、試產研發經費大,但投入資源反而較少,和國際普遍的資源配置不盡相符:一般言,科技上游的基礎、探索性研究不確定性高,其成果兌現時間長,故各國投入資源均較少(如10~20%),反之中游的應用研究、下游的發展研究,其研發設計、試量產前之研發及行銷研究應配置較多資源。而臺灣則恰恰相反,投入產出效率自然不佳,因而也反噬產業競爭力。

第二,臺灣產學合作一向不佳,卻配置較多科技資源在大學、中研院,損及研發投入產出效率及企業競爭力:美國的產學互動,尤其在電子資訊、生技領域上,產業界學術界人才的交流,甚至產業界也將研發中心設置於大學之內,學術老師在研發時,也把專利商品化納入研發流程、設計的規劃,故學術界研發有六到七成可商品化,日本則次之、韓國再次之。而臺灣的學校教授以取得科技部的科研計劃爲主(經濟部爲輔),研發目的在於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其產品真正能夠商品化的機率不到10%。以如此低的商品化的研發效率,卻握有絕大多數比例的科技經費,難怪研發投入產出績效不佳,也使臺灣產業的升級轉型速度嚴重落後。

第三,部會的科技投入以投入面的績效(如專利件數、人才培訓、衍生公司家數)爲主,績效影響方面則以產品上市效益爲主,缺乏和總體經濟變數(如創造就業人口、增加投資金額,對產業競爭力、出口比率的貢獻等)進行連結,致民衆對科技的投入無感。尤其是科技的投入均有遞延效果,當期的研發投入需要二到三年才能呈現效益,生技領域更須八到十年才能開展效益。如此,科技投入和產出KPI缺乏掛鉤下,績效的展現只能以前期的產出充數,而非代表本期的產出效益。因此,政府亟須保留5~10%,做爲接受補助廠商後續開發新產品、技術,所產生的效益。否則,目前KPI的代表性不足。

第四,KPI以短線思考,缺乏長線效益的思考:目前各部會均以追求短線KPI,早期投入亮點計劃,尤其是可以討好年青人創業,討好地方的創生計劃。據聞,統計臺灣的部會、局處,已有二十幾個和創業相關的計劃,重複投資,卻缺乏一套上中下游生態系配套的完整設計,各自較勁,效果也大打折扣。

展望政策,對科技資源的配置,我們的建議如下:第一,科技資源的配置應更審慎,並根據其投入產出效率而配置:當前科技資源的投資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爲重,反之,產業迫切需要的技術發展研發,反而配置較少資源,呈現頭重腳輕,嚴重影響產業及出口競爭力。因此,調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發展的研究配置,必須正視。

第二,科技資源上中下游應明確分工:基礎研究歸中央研究院、科技部,應用研究與技術研發則歸經濟部執行,如缺乏明確分工,績效、KPI不明,也將影響研發效率,以及臺灣的產業競爭力。

第三,研究計劃應配置10%左右預算,做後續效益的追蹤、管考,而非做做樣子、虛應故事,以前期而投入、產出,充當當期的產出,而忽視了科研投入的遞延效果。

第四,加強產學合作:學校老師以專利申請、論文發表爲主,產學合作不佳。因此必須結合學校(技術團隊)、具創業經驗業師天使基金,以及專業經理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才能落實產學合作效益,並加速技術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