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心臟病、癌細胞轉移 「核醫掃描」對治療有大幫助

核子醫學廣泛應用於疾病診斷。(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新竹一名59歲的劉姓病患被確診爲肺腺癌,近來因爲下背痛,到醫院作進一步的追蹤,抽血發現腫瘤指數CEA異常升高至700多,經核醫骨骼掃描,才發現劉姓病患細胞已轉移到骨骼,醫師立即爲他進一步安排核醫科檢查,讓病患後續治療更精確。

▲核子醫學可協助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張宇捷表示,核醫掃描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先將微量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經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內,由目標器官或組織攝取及代謝藥物,再以核醫儀器進行造影,經電腦分析處理後即可得到掃描影像。核醫科已引進最新的SPECT/CT儀器(引進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可執行多種領域的檢查,尤其是心肌灌注掃描和骨骼掃描。

張宇捷指出,當病患有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經臨牀醫師診查懷疑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時,即可利用核醫心肌灌注掃描來作進一步的判斷,檢查做法是利用靜脈注射,將鉈-201注射到血管,經冠狀動脈進入心臟肌肉細胞內。如果冠狀動脈有狹窄或是阻塞,到達心臟肌肉的血流便會大幅減少,此時血液裡的鉈-201追蹤劑自然也無法進入缺乏血液供應的心臟肌肉。有別於心臟超音波是觀察心臟的結構以及收縮舒張的功能,心肌灌注掃描主要在判讀心臟肌肉有無缺血,不論在診斷、心導管術前評估及預後追蹤方面都有很高的準確率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張宇捷。

張宇捷也指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張宇捷,核醫骨骼掃描對於偵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癌症之骨骼轉移有相當高的敏感性,不同於電腦斷層(CT)或是核磁共振(MRI)局部掃描,骨骼掃描能進行「全身」掃描,偵測癌細胞轉移的部位。利用帶有放射性的試劑(如同位素𨱏-99m MDP)經由靜脈注射到人體然後照相,當癌細胞侵蝕破壞骨組織時,會同時刺激周圍的骨骼修復,修復中的骨骼會吸收較多的磷酸鹽,此時經放射性同位素標定的磷酸鹽,可使病竈呈現較高的顯影。

另外,核醫骨骼掃描也可以用來偵測輕微骨折骨髓炎、人工關節術後之鬆動或感染,及其他骨骼關節疾病,對於臨牀醫師的治療亦有莫大的幫助。

►30年經典明星商品銀貂霜

短裙制服妹見「它」探頭嚇壞 工程師車底偷拍:遭霸凌來舒壓►開門見「全裸大姐姐」睡國三兒身旁 母嚇傻…他:我們是真愛► 1.5萬顆樹苗賣不掉 華光師生心血求救:快點來買我們的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