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同行評議"要處理好3對關係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餘民強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歲末年初,不少單位拉開了職稱評審大幕,各高校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科研成果盤點。不管是評職稱、發論文,還是選拔人才評估學科……如今,衆多評價都繞不開四個字——“同行評議”。當破除“五唯”頑瘴痼疾達成共識,這項評價機制更是被寄予了“學術守門人”的厚望。有媒體調研發現,不少學生學者對同行評議制度的進一步推行持不同意見:有人憂慮在現有學術生態下,同行評議會演變爲學術權威的“一言堂”;還有人擔心“清理了‘唯論文’,迎來了‘唯關係’”。

同行評議是近年來引入的教師職稱評審方式,旨在解決過去教師職稱評審主要看材料、看資歷卻不重能力實績弊端,避免評審過程“拉關係”“送人情”“暗箱操作”等歪風。但是,擔任同行評議的專家生活在人情社會,在同行評議過程中,可能會被“人情”左右,也難免會受領導指示影響,進而影響同行評議結果

確保同行評議結果公平公正,參與同行評議的專家要處理好以下三對關係:重評審材料與重面試評價的矛盾,客觀公正與主觀情感的矛盾,重科研能力與重教學實績的矛盾。

首先,要正確處理重評審材料與重面試評價的矛盾。在職稱評審過程中,教師需要提供涉及方方面面的評審材料。觀察發現,教師在整理評審材料時,都會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爲了不被淘汰,有的教師甚至不惜造假或者請人操刀。這樣一來,只看評審材料很難分出高下。爲此,同行評議專家要結合面試,仔細甄別評審材料的真實性,既不能過分看重評審材料展示出來的“優秀”,也不能過分強調面試中的某些不良表現,而是要客觀看待評審材料和麪試表現,正確處理重評審材料與重面試評價的矛盾,確保教師職稱評定公平公正。

其次,要正確處理客觀公正與主觀情感的矛盾。參與同行評議的專家雖是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的,但卻不能保證其不受主觀情感影響,對此,要在制度機制上做好保障,最大限度避免主觀情感影響的因素。隨機抽取的同行評議專家的結果要絕對保密,同行評議專家要主動迴避感情因素,採用“盲評辦法。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教師職稱評定的公平。

第三,要正確處理重科研能力與重教學實績的矛盾。教師職稱評審是對教師工作能力、學術水平等的評價。在現實中,科研水平考覈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有的教師論文寫得溜,但教學業績不怎麼樣;有的教師不寫論文,但教學業績好,且深受學生歡迎。爲此,在評議過程中,同行評議專家要正確處理重科研能力與重教學實績的矛盾,堵住教師職稱評定中重科研能力輕教學實績的漏洞,將教學實績作爲檢驗教師立德樹人能力的標尺

教師職稱評審引入同行評議制度,是解決當前教師職稱評審中出現的問題的利器。只要同行評議專家能處理好上述三對關係,教師職稱評審將進入公平公正的良性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