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評天下:石齊平》中國崛興靠三股力

量子衛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內安裝太陽翼。(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的崛興,毫無疑問必將是人類21世紀的大事件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對這個已被西方統治了300年甚至600年的地球而言,面對此等形式,一衆西方國家從感到意外、困惑、震撼,到產生不滿、憤怒、反擊,以至於出現各種歇斯底里反應,並不令人意外,但這才只是開始,因爲他們基本不瞭解他們這個對手是靠什麼崛興的。

中國的崛興靠三股力,第一股力現在大家都看到了,雖然一開始西方不信,認爲是偶然,甚至誣爲盜竊,所以有中國崩潰論,現在此論早已崩潰,因爲中國靠的是源源無窮盡的生產力

中國的生產力在1840年之前從來是世界第一,他的來源有二:一是市場經濟,二是與市場經濟配合的「中國基因」,指的是中國人民獨有的「勤奮、刻苦、聰敏及見錢眼開」的素質。一般國家有其一未必有其二,中國則在1979年改革開放重新迴歸市場經濟之後,生產力獲得充分釋放,不過30年(2010)中國GDP重回世界老二,10年內(估計2026)重返全球老大,是邏輯的必然。西方人不在意,但很快會懂。

第二股力大家很難想像,因爲中國沒有工業革命,只有山寨,但很快會感到困惑與奇怪,爲什麼中國會有人類第一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爲何中國能開發出「九章」量子電腦,中國在月球探險上何以能後發先制,中國竟然在5G上可以彎道超車,…原來,中國也有科技力。

根據英國科技史學者李約瑟研究,在文藝復興前中國的科技從來就是領先全球的,但李約瑟未能解釋何以中國會先盛後衰。我的解讀是兩個原因:自漢以下的「獨尊儒術」,加上隋唐以下的「科舉取士」,兩者一結合,就使得中國幾乎所有讀書人一輩子皓首窮經,再也無暇鑽研天下其他學問了。所幸,這兩套約束先後在20世紀初獲得解除,清末1905年廢科舉,民初1919年五四運動重新認識科學,自此以後,中國原本的科技力獲得釋放,民國時期大師輩出,改革開放以來,科技領域頻放異彩,此之故也。這一點,西方人不懂,中國人自己也多未懂,但慢慢會懂。

第三股力就更難想像了。對於近代中國之衰敗,孫中山指出病因之一在於中國的民族性一盤散沙,孫中山找出病因,但該怎麼辦卻未有良策,這個問題一直到1949年之後,靠共產黨才獲得瞭解決,這即是組織力。

14億中國人,就個別每一個人來講,要生產力有生產力,要創新力有創新力,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的力如行動力、科技力等,能想像把所有這些個別的力匯合起來最終會產生多大的力嗎?結果就是國力,除了生產力、科技力之外,靠的就是組織力。

組織力體現在決策的響應、政策的協調與政令的貫徹三方面,從中央地方,從黨到政府,從中南海街道辦,形成合力,一起行動。這種力,西方人不懂,懂了未必學,學了也未必到位。

生產力、科技力、組織力,中國的崛起和復興乃邏輯發展的必然,非任何國家或個人想憑意志所能扭轉。

作者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