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局下發通知!全市各小學不早於8:20,中學不早於8:00

給中小學減負,

三明市教育局印發通知!

明確了!

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小學上課時間不早於8:20、

不得隨意延長在校學習時間、

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

每學年開展一次學生體質測試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

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

或超過60課時的費用……

具體內容

↓↓↓

關於落實“五項管理” 進一步推進中小學減負的若干措施

近期,教育部、省教育廳相繼出臺文件,對加強中小學生手機、作業、睡眠、讀物、體質健康管理(以下簡稱“五項管理”)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爲進一步推動“五項管理”工作在我市落地見效,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強學校作業管理

強化作業統籌。各地各校每學期初要對學生作業作出規劃,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

小學一、二年級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每天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學生不超過90分鐘

,普通高中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強化學生作業指導,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後服務時間,

使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提升作業效益。要切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將作業設計工作納入校本教研工作體系,確保作業難度符合學生實際

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

。鼓勵分層佈置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注重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作業、綜合性作業,進一步創新適應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作業形式。

健全管理機制。各地各校要完善作業管理細則,明確具體工作要求,並在校內公示。學校要切實履行作業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年級組、學科組作業統籌協調,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比例結構,建立作業總量審覈監管和質量定期評價制度。將作業管理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

二、加強睡眠作息管理

統籌保障學生睡眠作息時間。保障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個小時。

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於8:20,中學一般不早於8:00

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得隨意延長在校學習時間

。寄宿制學校要加強作息時間管理,確保學生充足睡眠。

家校協同保障學生睡眠。

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在家就寢時間一般不晚於21:30、22:00、23:00

。中小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家庭作業的,

應按時就寢不熬夜,作業可暫不完成

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三、加強手機管理

加強規範管理。各地各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和完善具體管理舉措或辦法。

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並書面提出申請。

學生進校園後應將手機交

由學校統一保管

。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各中小學校須嚴格執行教師

不得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的規定

提供便捷服務。

各中小學校均應當在校內設立公共電話

,並通過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探索使用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等措施,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

四、加強課外讀物管理

完善遴選機制。

中小學校根據實際需要負責課外讀物推薦和管理

,進行遴選、審覈。要明確課外讀物的質量要求,堅持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和適度性原則,課外讀物要符合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可讀性強、啓智增慧的基本標準。

建設書香校園。學校要大力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優化校園閱讀環境。注重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建立閱讀激勵機制

,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將書香校園建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納入相關表彰獎勵中。

嚴格推薦程序。

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目錄要向學生家長公開,堅持自願購買原則,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學校不得組織統一購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銷售課外讀物。對於受捐贈課外讀物,學校要進行審覈把關。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全面把握課外讀物進校園情況,負責進校園課外讀物的監督檢查

五、加強體質健康管理

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剛性要求,

小學一至二年級每週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週3課時,高中每週2課時

。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

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參加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配齊配足體育教師,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幫助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圍繞做好“五會教學”、抓好“四項關鍵”、搭好“三個平臺”、用好“兩場監測”、創好“一校一品”的“54321”措施,構建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學校體育活動提質體系。

開展近視綜合防控。完善“加減乘除”工作模式,持續推進“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

學校組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學期開展2次全覆蓋視力篩查

做好體質健康監測。

按照國家要求每學年開展一次學生健康體檢、一次學生體質測試。

搭建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平臺,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爲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

六、整體提升教育質量

優化教學方式。要積極探索並形成注重構建個性化教學情境的新授課、講評課、複習課等三種課型模式,着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徑,全面建立學情分析會商制度,

重點關注後30%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加強教學管理。各地各校要健全管理規程,從嚴、從細、抓實、抓小,規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定期檢查通報。落實班級質量管理責任,堅持推門聽課、跟蹤聽課。

堅持小學零起點教學,小學一年級要開展幼小銜接過渡性活動,做好幼小銜接,初中七年級做好小初銜接。

發展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校園體育、藝術、閱讀、寫作、演講、書法、科技創新等學生社團活動,

每所中小學校都要根據實際和學校資源組建一定數量的學生社團,每位學生至少參加一個社團、一個體育項目、一個藝術項目的活動。

推進實踐育人,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或研學旅行,創建一批農村勞動教育實驗區和勞動教育特色項目。多措並舉,把學生留在校園。

七、課後服務擴面提升

加快建立健全中小學課後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課後服務水平。健全多部門聯動檢查機制,督促並指導各縣(市、區)充分總結前期試點經驗,進一步擴展課後服務覆蓋面,完善課後服務政策體系,提高課後服務質量。將課後服務工作情況納入督導範疇,適時組織人員對課後服務工作進展較慢、工作不落實的縣(市、區)進行專項督查,實現“課後服務擴面提質”總目標任務。

力爭到2021年底,城區80%左右的中小學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到2022年,基本實現全覆蓋,切實爲家長解決後顧之憂,增強人民羣衆教育獲得感。

八、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訪和家長會作用,努力形成“五項管理”家校工作合力。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指導學校結合實際,健全完善家校聯絡制度,構建方便、及時、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凝聚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各地各校要堅持做到“五個一”,即

每學期至少召開一場家長會、組織一次家庭教育指導、舉行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發出致家長一封信,舉辦一場家校聯誼活動

,提高家長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校內減負向校內外協同抓減負轉變,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九、規範校外培訓

全面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設立審批、教學管理、收費管理、違規處理等各環節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課程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學科課程標準,

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

線下培訓機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

。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給中小學生留作業,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超過60課時的費用,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

十、強化責任落實

落實主體責任。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切實履行管理、監督工作屬地責任,持續抓、深入抓、系統抓,確保“五項管理”工作各項要求落地落實。各中小學校要切實履行管理工作的主體責任,把相關要求貫徹到每一位教職工,傳達到廣大家長。

各地各校“五項管理”工作要在2021年下半年全面落地

,結合實際,做到“一校一策”“一校一亮點”,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開展常態督導。要以縣(市、區)爲單位,組織當地中小學校責任督學開展專項督導,採用校園巡查、推門聽課、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每一季度到校督導1次,督導要覆蓋到所有中小學校。

加強評價監測。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將“五項管理”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通過設立監督舉報電話或舉報平臺,及時掌握和改進相關工作。通過明察暗訪、飛行檢查以及通報整改等方式,將“五項管理”納入常態化監管重點。

另外,

市教育局還制定了

《推進城區中小學課後服務擴面提質工作方案》

根據方案,

我市將加快建立健全

中小學課後服務體系,

全面提升課後服務水平,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切實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

和課後無人看護問題。

完善課後服務政策體系,

提高課後服務質量,

實現“課後服務擴面提質”總目標任務。

力爭到2021年底,

城區80%左右的中小學

開展課後服務工作;

到2022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具體內容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來源:三明市教育局

新媒體編輯:羅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