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破滅,智能手環會徹底消亡嗎?

當我們發現智能可穿戴廠商吹過的牛一個也沒有實現,且領頭羊都開始衰落時,是時候來重新看待這個行業了。

觀之幾家智能可穿戴廠商的動態:Fitbit在去年6月 上市後,股價已從最高的 51.64 美元跌破發行價到近期最低點 12.15 美元,目前市值在 30 億美元左右;Jawbone在兩個月前融資 1.65 億美元,估值縮水一半,裁員 4%,公司董事長 Sameer Samat 離職加入 Google;Misfit在 Fitbit 暴跌之前被美國腕錶集團 Fossil2.6 億美元收購;Apple Watch 去年銷量只有 1200 萬,也是至今最成功的穿戴式設備了……

估值下挫已經成爲新常態,曇花一現的可穿戴神話似乎已經破滅。

昨天IDC 中國發布了一篇報告(見上圖),指出 2015年 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爲 790 萬臺,同比增長 404.9%;累計 2015年 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爲 2370 萬臺,同比增長 428.1%。看起來似乎增長飛速,但實際上可穿戴市場的頂峰在 2015年 上半年,下半年開始衰落,故而只跟 2014年 比的意義並不大。

我們看到兩個 “後來者” 進入榜單,包括從代工轉型醫療健康智能硬件品牌樂心,以及步步高旗下的兒童智能手錶天才。樂心醫療成立於 2002年,其目前三分之二的收入都來自代工業務(主要客戶是博朗),除智能手環外該公司也推出了智能秤、智能血壓計產品(其中智能秤的銷售額已經接近手環)。關於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36 氪對樂心的 COO 黃瑜進行了一次採訪,這位曾經的蘋果大中華區渠道運營負責人提出了以下觀點

手環應向手錶進階低價策略走不通

樂心此前的兩款智能手環 Mambo 和 Mambo HR 價格(分別爲 99 元、169 元)都比小米定位略高一些,其主要賣點之一便是附帶一個屏幕。而黃瑜認爲智能手環的屏幕將成爲標配,而且會向大屏發展,也就是越來越像手錶。

甚至可以說手環這一品類會逐漸過渡爲手錶形態。在今年的 CES 上,Fitbit 推出首款彩色屏幕智能手錶 Blaze,開始向智能手錶擴展。這是一個競爭更激烈但相對手環更受歡迎(但也不好過)的市場,同在 CES,華爲推出了與施華洛世奇合作的 HUAWEI WATCH Jewel 與 Elegant,三星也推出了玫瑰金與白金兩種材質的 Gear S2,Misifit 發佈了全新的運動追蹤設備 Misfit Ray,還有傳統手錶品牌卡西歐推出搭載 Android Waer 系統的 WSD-F10。當然,這一領域的對手還有蘋果、Pebble,甚至是推出了 AW 手錶的瑞士腕錶品牌豪雅(Tag Heuer)。

除了產品功能更多、外觀更吸引人之外,向手錶轉型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價格。據黃瑜透露,樂心在不久之後便會推出一款數百元的智能手錶產品,它的利潤顯然會比手環更高。而試圖“去小米化” 的華米公司,也早在去年10月 嘗試推出了主打時尚的新品牌 Amazfit,售價 299 元的陶瓷設計手環顯然是華米試圖在擺脫低價不賺錢的困擾。而業界也一直有華米在研發帶屏幕產品的傳聞,發佈也是遲早的事。

重提線下渠道,特殊羣體有市場

黃瑜表示,樂心手環 2015年 的線上渠道出貨佔比爲 60%,而今年將重點發展線下。目前樂心主要在一線城市的中高端 3C 數碼店,以及沃爾瑪大型超市和 OTC 藥店(售賣樂心血壓計),未來也將向二三線城市渠道下沉,而這正式黃瑜此前在蘋果所負責的工作。

神話破滅,智能手環會徹底消亡嗎?

據 IDC 數據,2015年 第四季度小天才智能手錶的出貨量超過 40 萬支,就是上圖這系列售價 598 元起的兒童手錶,憑藉着獨特定位和步步高的分銷體系 “異軍突起”。這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具有本地化特色和麪向特殊羣體的可穿戴產品還有機會,二是步步高的營銷廣告 + 積累多年的線下分銷渠道發揮了作用。

個人認爲,無論是手錶還是手環,能夠滿足的功能性都不算多。你會發現很多人購買 Apple Watch 幾個月後便會將其閒置在家,而我們在中國市場能用到的 Android Wear 手錶也同樣如此,即使出門問問有加入獨特的語音識別技術,目前能高頻使用的應用也不多。那些帶有 NFC 支付功能的手錶,在 Apple Pay 進中國後似乎也少了些競爭力

博士也在年初提出了同樣的觀點:Smartwatches need to get smarter(智能手錶還需更智能才行),如果可穿戴產品的智能程度真的不足以支撐那些故事,觸及到非極客羣體顯得更加重要,所以新的產品定位和銷售渠道不得不被重視起來,這也是爲什麼傳統腕錶企業推出的智能手錶值得期待的原因。

智能手環短期內顯然不會消亡,但它曾經承載了太多幻想,如今是時候重回理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