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齊平》民主是個奢侈品

(圖/美聯社

10月30日我在《中國時報》發表〈美國全球上了一課〉一文,今天來個續篇,這堂課的結論應該是:「民主是個奢侈品」。

先談三個基本認知:認知一:就理論而言,民主是個好東西大家共同關心的事,由大家通過民主的程序來共同決定,當然很好;但認知二:就現實而言,卻很殘酷。因爲民主政治必須有相當嚴格的條件配套,缺乏這些條件,民主就會荒腔走板。所以一個國家不是不能搞民主,而是必須依國情,並在摸索前進中不斷優化這些條件;認知三:運作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條件至少有三:法治文化公民素質、政治專業。這些條件一個比一個難,要同時具備,難上加難,所以我說「民主是個奢侈品」。

不妨以美國爲例。先論法治文化,包含兩層含意:一是法治水平,這方面美國基本具備,且比一般國家爲優;二是對法的遵守與尊重,這方面美國雖也優於一般國家,但還遠遠不夠,否則就不致於出現領導人一上臺,對內可以推翻前朝政策,對內可以肆意毀諾、退羣、撕約,而未聞美國朝野對他進行有效制約

其次,這樣反智、狂妄、霸道的領導人,竟然可以在號稱全球最成熟的民主國家中被選舉出來,再看到在造勢大會上,一衆狂熱選民激情與民粹,就足以判斷美國的公民水準高質成熟民主的水平,差距不小。2016年瑞士舉行一項公投,「同不同意政府挪用財政來補助每一個國民」,議案被瑞士公民以四分之三的比例否決。這樣的公民素質或有條件來搞民主。

第三個條件更難,就是「政治專業」,也即是說,政治是一種專業,不是任何人,單憑討好的長相、如簧的口才、煽情的本事就能夠當選的。

世紀美國曾自詡其體制爲世界最優,並把所謂的美式民主推崇到了「普世價值」的高度,還通過各種軟硬手段蠱惑一衆國家追隨學習。一時間,全球也瀰漫了一股所謂「華盛頓共識」的風潮。全球有足夠政治智慧不隨波逐流者寥寥可數,新加坡是其中之一。

李光耀1992年訪問香港,在香港大學演講當着港督彭定康面說:「我從不相信民主會帶來進步」,他接着說,「因爲民主只會帶來退步」,李光耀舉了從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一連串失敗的例子,最後說,「我年復一年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李光耀若仍在世,他或許又看到了一個最新的例子。

新加坡與中國之所以堅持「一黨執政」,通過這樣的政治進程,一方面通過黨內民主,優化黨的體質,二方面循序漸進,以法治國建立法治文化,以全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質,並以極嚴格的標準與要求,甄選黨員官員,並加以培訓、淘汰、提拔,應該是一種比較務實的模式

這也讓我想起孫中山在《建國大綱》中所建議軍政訓政憲政之國家建設階段。民主是個奢侈品,絕不可一蹴而就。

作者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