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看山西,一街遊古今

原標題:一城看山西,一街遊古今

——太原縣城遊客打造沉浸式文化旅遊體驗

朱 萌 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 郭志清

明清以來,在太原古縣城(今屬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及其周圍的村莊,流傳着一首《太原縣城“內十怪”》的民謠,謠曰:“四條大街有意歪,十字街心鼓起來,寶閣建在城門外,兩座鐘樓同廟排,街上牌樓像比賽,五道將軍處處在,四街不見一棵樹,彎腰舀出井水來,商鋪門前盡圪臺叫賣聲聲傳城外。”這首民謠生動形象地概括了古縣城內從城市建築到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民俗特點,既新奇,又耐人尋味。

如今,當地正在全力復現古縣城商貿繁盛、休閒安逸的社會生活景象,同時採用“文化+演藝”“非遺+研學”“國潮+科技”等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旅遊新體驗

“文化+演藝”重現舊時風貌

太原古縣城始建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2011年被評爲國家歷史文化街區。城內有國保文廟、省保秦家大院等79處歷史文物,城牆寺署衙廟、商鋪等各類建築300餘處,是晉陽文化的重要遺存。

今年5月1日,太原古縣城在歷經8年修復後開城試營業,僅“五一”小長假便累計接待遊客18.5萬人次,成爲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步入古縣城,從早到晚都能看到精彩的演出:在南門小廣場看古城達人秀,在隆恩寺古戲臺看真功夫街頭擂臺賽龍城飛將》,在魁星樓看龍城書生國潮音樂劇。從市樓沿着南街走,有十二生肖巡遊;在十字街,隨處可見街頭情景演出;天黑了,還能登上北城門城牆看主題燈光秀……

遊客毛晉錦說:“演出很精彩,根本看不夠。我哪個也不想錯過,到處跑着守着點看演出,只恨不能多生出幾雙眼睛。”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賣晉源桂花元宵嘞……”

古城中,最常見的要數“太原市聲——吆喝遊商”街景演出。穿着古代服飾的“遊商小販”散佈於城內四條大街,或挑着扁擔,或推着小車,操着一口地道的晉源方言爭相吆喝叫賣,讓人彷彿瞬間穿越回幾百年前。

“這是爲了重現民謠中的‘叫賣聲聲傳城外’。表演隊伍共35人,大都是文藝愛好者。”扮演挑夫的演員趙寶原本是太谷縣秧歌劇團的演員,他在吆喝中融入太原秧歌、太原蓮花落等元素,讓遊客更真切地沉浸於當地文化。

“古縣城充分挖掘傳統鄉土民俗文化,融入時下流行的藝術元素,策劃具有主題性、文化性、示範性與體驗性活動,給遊客帶來獨特的傳統文化體驗。”祖祖輩輩居住在古城西街上的張宏慶是晉陽文化民間研究會的成員,如今他也參與古城演出,他表示,“能爲家鄉文化宣傳助力,真是倍感自豪!”

“非遺+研學”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漫步在太原古縣城中,幾步就能看到一個研學場所。有“白蘭地·扎染研學基地”“山西梆子·戲曲研學基地”“文字傳承·印刷研學基地”三所獨立研學院落,也有正時學堂、織布、古法造紙等研學點。

“我們爲不同年齡段的體驗者開發了對應研學課程。體驗者親手製作、用心感受非遺,化身‘傳承人’,並將自己親手製作的非遺文創作品帶回家,這些活動很受歡迎。”印刷研學基地宋老師介紹。

“一百個人來了我們會接待,一個人來了我們也接待。”布藝體驗館工作人員小藥說,“我們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人瞭解傳統文化,所以也不會設置任何門檻和限制。”

目前,太原古縣城的非遺項目有晉繡、山西藥茶、山西三寶(琺華器、推光漆、澄泥硯)、剪紙、手工皮革、汾酒、老陳醋等。城內開展的研學活動根據不同主題賦能不同的傳承形式,讓傳統文化在這方熱土上茁壯成長。

來自山東濟南的遊客“踏遍青山”在網上留言:“這裡銷售、展示的不是千篇一律的‘網絡爆款’或‘景區爆款’,而是山西本土的手工藝品、特色食物,‘晉’味十足。一路逛下來,感覺自己對山西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除了衆多研學基地,古城內還時常舉辦形式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今年“六一”期間,古縣城內開展了“拾起非遺文化”專題研學遊古城系列活動。端午節前後,桐封書院裡舉辦了端午節特別活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跟着老師學習用五彩絲線捻端午彩繩、用江米糉葉親手包糉子,體驗傳統節日。

山西龍投科素研學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房瑞良介紹:“目前,我們又在古縣城內全力打造皮影文化、漢服文化、傳統織布、泥塑文化、柳編文化、能工巧匠、古燈文化、童帽文化等10個研學文化項目獨立院落。相信隨着古城系列研學活動的深入開展,這裡的文化氛圍會更加濃厚。”

“國潮+科技”構建沉浸式新體驗

今年5月,太原古縣城舉辦了爲期一個月的國潮藝術節,民樂、搖滾、說唱等流行文化元素與古縣城碰撞、融合,深受年輕人歡迎。藝術節閉幕式上,《夢迴》《鳳鳴訣》《龍城之下、御鳳而上》3首原創歌曲突破層層選拔,獲得太原古縣城主題歌徵歌比賽前三甲,在古城內不同的時間播放。

不少遊客在古城內聽到這些新創歌曲後,紛紛在一些音樂App中“雲打卡”,網友“梨花尋”留言:“遊覽古縣城,我聽着歌就能想象當時的場景,特別有代入感。”

“我們以國粹、國風、國漫國顏爲主題,以國潮爲主導概念,在利用大型主題活動打造國潮基地的同時,也對古縣城部分區域進行創意性改造。”太原古縣城工作人員表示,太原古縣城用數字化手段體現傳統文化,給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了新體驗、新表達、新價值。

沿着古縣城的東城牆一路向南,矗立着一座“《清明上河圖3.0》夢中上河”數字主題館。在這裡,遊客可以重返畫作《清明上河圖》誕生的繁華盛世,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體驗北宋都城汴京的衆生百態,橫渡船舶如織的汴河,在北宋人文雅韻中,展開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

據瞭解,該館建築面積約爲3500平方米,共設有清明上河、時空回越、盛世長卷、霧裡看花、花燈鬧市、夢中上河、汴河上行、宋潮有禮、宋潮老店9個展區。

走入館內,穿越時空迴廊,彷彿置身千年之前的宋朝汴京市井之中。花燈鬧市復原了宋代的夜市場景,打造沉浸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空間;10米直徑的4K高清球幕內,時長8分鐘的270度全景影片帶領遊客乘船遊覽汴河兩岸,體會“兩岸風煙天下無”的繁華盛世,可謂“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

據資料記載,明清時期的太原古縣城繁榮昌盛、熱鬧非凡,除了城內的150餘家商鋪作坊之外,南關與西關還有車馬大店40餘處,接待着南來北往的客商。在歷史塵埃中沉寂已久,太原古縣城重新開城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基地爲定位,實現了文化繁榮與產業發展同步。

長期以來,因沿襲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餘”的古老建築格局,太原古縣城如同一隻頭北尾南、振翅高翔的鳳凰,故太原古縣城又稱“鳳凰城”。如今,但凡走進城中的遊客,都會不禁嘆一句:“鳳凰城,真正成爲一座涅槃重生的‘鳳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