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星期一? 跟你吃的東西有關 研究:慢性發炎恐讓情緒生病

發炎與憂鬱惡性循環,放任體內失火可能使療效不佳。(示意圖/Shutterstock)

心情陷低谷的可能原因很多,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不良飲食與習慣帶來的「慢性發炎」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情緒,像是體內細微處無聲提醒:嘿,你應該放慢步調,重新檢視飲食、運動、作息等生活型態了。

憂鬱症席捲當代社會,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憂鬱症是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因素,世界超過2.64億人受這個疾病所苦。醫界學界致力探究這個疾病如何發生,又有哪些危險因子

今年1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精神醫學(JAMA Psychiatry)》刊登一篇招募超過萬人的大型世代研究,長達20餘年的追蹤發現,如果9歲起持續讓空腹胰島素數值維持高檔、青春期發胖,成年後罹患憂鬱症與精神病的風險將會增加。

●嗜甜、肥胖,跟憂鬱症有什麼關係?憂鬱症究竟如何發生?

憂鬱症的發生,可從生物、心理、社會等面向解釋,不過這個疾病確切的生理致病機轉尚待探究。長期以來的主流解釋是,大腦內與情緒調控有關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單胺功能不足,科學家也根據這樣的「單胺假說」研發藥物

然而,即使服藥,仍有部分憂鬱症患者難以緩解病症。英國劍橋大學精神醫學系系主任、精神免疫學家艾德華.布爾摩(Edward Bullmore)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終結憂鬱症(Inflamed Mind)》中指出,自1990年代百憂解上市以來,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藥物並未有重大進展,精神科臨牀處方仍根據他還在學習階段那些年就有的2、3本教科書,而在各大醫學領域中,「只有精神醫學停滯了」,他認爲,「單胺假說」 應該被挑戰。

●愈來愈多證據支持「發炎假說」

「近來科學界注意到,憂鬱症可能與體內慢性發炎、免疫系統失衡有關。C型肝炎病患接受傳統甲型干擾素(Interferon-α)治療會引發重度憂鬱症,這就是支持『發炎假說』很有力的現象之一,」安南醫院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蘇冠賓說。

類似地,有核磁共振造影研究顯示,原本健康的年輕人接種傷寒疫苗後,血中細胞激素會快速升高,接着大腦主責情感的區域活化,外在則出現輕微憂鬱的現象。

究其原因,布爾摩在著作中有豐富闡述。簡要來說,情緒壓力過重、外來物質侵襲感染,都會使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分泌發炎物質「細胞激素」,細胞激素可隨着血液四處傳遞猶如「烽火」的訊號,告知免疫細胞們前方有戰事、即刻燃起發炎反應出兵救援。

值得注意的是,發炎訊號可進一步穿透血腦屏障、活化腦內的微膠細胞(類似體內其他部位的巨噬細胞),而活化的微膠細胞再發射細胞激素,進而影響血清素製造、神經細胞可塑性與再生能力。接着,人的情緒與行爲就漸漸發生轉變。

垃圾食物也是危險因子,國際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ISNPR)2020年底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的評論提及,不健康的飲食可能帶來發炎反應、氧化壓力,負面影響粒線體功能、腸道菌相、神經細胞可塑性等,進而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相關證據持續累積,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奧利弗.豪斯(Oliver Howes)等學者去年發表截至目前最大的統合分析。他們梳理107份文獻,結果顯示,憂鬱症患者的各項發炎指標(包括CRP、IL-6、IL-18、IL-2R、TNFα 等)數值顯著較高。

在臺灣,臨牀醫師的觀察如是。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部主任陳柏熹說,臨牀上,部分憂鬱症、躁鬱症或其他情緒疾患容易合併慢性發炎共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氣喘、關節炎等。他與團隊回溯院內收治過的患者資料,果真發現,高達3成的嚴重情緒疾患病人合併有代謝症候羣,這個比例比同齡層高出2倍之多。

血液發炎指標數值的高低,有許多因素影響,因此無法藉此斷定是否有憂鬱症。(圖片來源/Pixabay 康健雜誌提供)

●發炎與憂鬱惡性循環,放任體內失火可能使療效不佳

發炎影響情緒與行爲、增加社會壓力,可能誘發更強的發炎反應。與此同時,還使人傾向吃更多垃圾食物求得立即的愉悅感,誤讓身心健康陷入惡性迴圈

在陳柏熹等人的動物實驗裡頭,受霸凌威脅的憂鬱小鼠傾向選吃高脂食物,這是因爲高脂食物帶來的愉悅感會酬賞多巴胺系統,導致嗜吃成癮。長期失控攝取高脂食物會促使發炎體活化,讓發炎相關激素在體內蔓延,使小鼠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雙雙惡化。

當身體着火中,既有的憂鬱症藥物療效似乎會受到影響。陳柏熹團隊過去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血中的發炎指標CRP濃度偏高時,就算以抗憂鬱劑改善了情緒,但大腦與認知功能的恢復會需要較長時間,這顯示,患者體內的慢性發炎可能持續干擾康復。

●抗發炎,能預防或治療憂鬱症?

抗發炎、治憂鬱,這個研究角度漸漸受到關注。布爾摩自2005年以來兼職於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目前正帶領學界與產界組成的團隊,尋求憂鬱症與發炎之間的關聯與解方

蘇冠賓和英國國王學院教授帕里昂提(Carmine Pariante)團隊近年陸續合作發表近20篇相關研究,系統性探討發炎如何影響細胞傳遞物質、神經突觸再生、重塑、腦內過度氧化等,又如何造成不同類型的憂鬱症狀,並且證明了:在預防上,緩解發炎可降低憂鬱症風險。

他的團隊進一步探究天然抗炎成分魚油抗鬱功效,陸續擬定針對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憂鬱症患者的臨牀處方指引,讓醫師與病人多一道治療選擇。

●市面上的消炎藥可以「老藥新用」嗎?

或許有人想問,有沒有可能取既有的抗關節炎、抗皮膚炎藥物「老藥新用」,藉此改善情緒?答案是不行,因爲目前的試驗證據仍不夠充分。

有醫師分析,針對過了專利期、價格大幅下滑的消炎藥,大藥廠未必願意再投入資源進行臨牀試驗、爲其取得新的適應症。況且,這類試驗需要更細緻分類患者、精準投藥,如此將提高收案難度、製藥成本,且行銷起來也不容易,在在影響藥廠的研究意願。因此,目前相關試驗多由學術單位或醫療單位執行,規模小、患者分類與投藥不夠細緻精準、試驗結果不一,難取得適應症正式應用於臨牀。

「在目前證據未明的情況下,身心疾病患者千萬別自行尋找消炎藥物來緩解情緒症狀,否則可能還沒治好情緒,卻先發生胃潰瘍、胃出血等藥物副作用,得不償失,」陳柏熹強調。

不過,民衆可留心身體健康,自我檢視是否有慢性發炎情形,即便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三高、肥胖、牙周病腸胃炎等,如果能好好調整生活習慣、求醫者能遵循醫囑用藥,可以期待降低體內發炎反應、翻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