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藍色經濟將見證永續革命

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何謂藍色經濟?藍色經濟不應被視爲簡單的資源,而應被視爲一個複雜的經濟系統世界銀行指藍色經濟代表「可持續運用海洋資源促進經濟增長、改善生活及就業,同時保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估計藍色經濟價值24.2兆美元(按資產計算),且每年至少創造2.5兆美元的經濟價值,足以使其躋身全球第八大經濟體。預計到2030年,藍色經濟的成長速度將是主流經濟的兩倍。

歐盟數據也顯示,2018年歐盟的藍色經濟創造了超過7,500億歐元產值,僱用了500萬名員工,主要與沿海旅遊業及海上風電有關。預計到2030年,海洋相關產業將僱用約4,000萬個全職工作。

然而,這還可能低估了藍色經濟的重要性。如將藍色經濟規模的衡量範圍,擴大至納入對「生態系統服務」(即其在維護地球環境方面的價值,如幫助降低溫度),則總規模更將擴大。據研究,這些「生態系統服務」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0%;這比海洋對GDP的直接貢獻高出30倍。

藍色經濟的議題近年來愈發受到重視,原因在於藍色經濟的概念與生物多樣性密不可分。大家愈來愈關注全球(水中和陸地)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由此衍生的潛在社會影響和相關金融風險。畢竟生物多樣性和大自然界爲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息息相關-估計全球每年產生約125~140兆美元經濟價值在某程度上是依賴於大自然,超出全球GDP規模的1.5倍。

投資者來說,可以從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角度來思考藍色經濟。藍色經濟的環境(E)影響及其對永續發展的貢獻,明顯超越了生物多樣性,因其還包括有助減輕氣候變化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藍色經濟的社會層面(S)影響也很大,因涉及許多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而藍色經濟的治理(G)也很受關注;這個龐大經濟資源(2030年每年直接價值可能達3兆美元,間接價值更高)的治理還有待改善,這將對其未來發展及融資方式帶來影響。

一個關鍵議題在於如何把種種倡議引入的私人金援,與環境及社會目標相結合。這將是一個對新企業及投資開放的場域。我們認爲,未來數十年藍色經濟將見證一場觸動人心革命,但這也必須是一場永續革命。

目前,藍色經濟融資系統尚不完善。約有八成的生物多樣性融資來自非市場機制-主要是來自公部門,且需依賴法規實施。但公部門的相關支出可能易受週期性縮減的影響(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尤甚)。有觀點認爲,提高民間部門的參與度,也有助鼓勵創新。近年與藍色經濟相關的募資活動雖見增加,例如2020年曾有數宗藍色債券發行,但集資規模仍較小,多是與政府部門或是國際組織有關。

藍色經濟的發展,也會對目前金融業本身營運方式帶來影響,三個受到影響的面向主權評級(藍色經濟議題影響供水)、保險業(影響保險資產價值,造成潛在損失)及房地產(包括REITs)(如所在地區海平面上升)。

未來藍色經濟的壓力昭然若揭。人口趨勢及經濟成長,也帶動對礦產、魚蛋白淡化海水或替代能源等資源需求上升。其他驅動因素則來自全球旅遊業、海洋科技研發、沿海地區迅速城市化/保護及生物探勘應用醫療保健方面的發展。

有效的全球管理及科技應用,是應對上述壓力及厚植藍色經濟潛力(以及海洋的再生與復原力)的關鍵。隨着公衆意識增強,來自公衆的投資配置日後或許會提高,而以市場爲導向的投資方法,可能相對會變得更加重要。

當然,所有問題不可能很快就徹底解決,例如海洋投資資金不足及稅收、補貼、經濟激勵措施缺乏協調等問題。然而,科技必定會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還需要更多數據、加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來幫助我們深入探究海洋生態系統及其運作方式。對藍色經濟的投資及政府決策都需以證據爲基礎;龐大的海洋學數據已然存在,但要充分加以利用,我們仍需在數據取得途徑及互通性方面得到進展。

藍色經濟的永續革命,需要對新舊事物重新評估。在相對落後地區,新興行業的發展機遇值得期待;而同樣重要的是重塑目前(具經濟及就業影響力)的相關產業,減少它們對社會及環境方面帶來的問題,纔能有助確保未來藍色經濟的健康發展。

Markus Muller、Alex Kusen■德意志銀行集團國際私人銀行部全球投資總監辦公室主管、投資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