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部落種子交流 花蓮原住民野菜學校爲原生植物保種

花蓮阿美族野菜達人吳雪月(左),向縣長徐榛蔚(左2)等人解說原住民野菜種子覆育計劃等。(花蓮縣府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位在美崙山的野菜學校今天揭牌。(花蓮縣府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野菜學校」是覆育保種基地現場結合文創裝飾,也將成爲一處拍照打卡景點。(花蓮縣府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阿美族野菜達人吳雪月,自大學教官退休後,10多年來投入野菜及原住民作物研究,覆育罕見野菜,進行保種工作,並與縣府原民處溝通策劃,將美崙山公園生態展示館重新改造活化並與文創結合,成爲野菜及原生植物保種基地,縣長徐榛蔚今與各界揭開牌匾,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吳雪月說,以往在山林田野間,人們以爲的「草」是部落INA眼中的寶,「採」着自然生成的野菜,「集」合了祖先智慧、自然環境的給予,「慢」慢形成了阿美族世界的生活樣態,「吃」苦味的野菜,讓阿美族的味蕾顯得獨特且多元,取自於環境、依循着季節,阿美族是名副其實與大自然相互依存的族羣

縣長徐榛蔚指出,今年縣府舉辦首屆麪包果(巴吉魯)節,贏得非常好的口碑迴響。這是花蓮的特色,也是臺灣的美好,臺灣文化寶藏行銷也分享給全世界所有的在世界上的好朋友,讓他們看見原住民野菜文化的美好和深度,更有我們先人的智慧。

受邀出席的原民會前主委大川認爲,人在思考環境變遷,我們與自然間的關係,轉換成爲一種共生的概念,而非利用。隨之而來,依時序季節而產出,吃公平的、吃健康的、吃自然的、吃在地的、吃當季的成了消費主流,而這正是原住民的智慧飲食中的一環,讓「慢」成爲生活中的基因找回,健康自然也會回來。

原民處長陳建村表示,「保留寶貴的原住民野菜文化與資產是我們的責任」,在「野菜教母」吳雪月的策劃以及原民處團隊認真推動執行下,把很重要的文化資產,透過野菜保種計劃保存起來,沿古再加上創新,讓年輕一代年輕人更加的簡而易學。這是花蓮的驚歎更是臺灣的驚歎,

會場播放臺灣舞蹈大師張逸軍老師,拍攝的形象影片,豐富了野菜文化的藝術展現。又加上原住民裝置藝術家撒部噶照作品,以漂流木等天然素材呈現最質樸與自由奔放的創作風格,與野菜豪放不羈的蔓生於山林田野間的風格形象相互輝映,讓大家認識了更多野菜種子的精奇與奧妙

野菜學校幕後推手吳雪月說,美崙山自然生態豐富,光是可食用野菜就有13種,未來學生可透過課程、DIY手作及城市尋寶方式來認識野菜和種子,慢慢的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同時協助部落小農來推廣,期盼未來各部落都能有一個種子交流中心。也預期未來美崙山地區將增添另一處拍照打卡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