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春捺鉢」遺址:大陸最大遊牧民族漁獵遺址

影音新聞來源/新華社提供

最新考古發掘證實吉林省安縣的遼代皇帝行宮「春捺鉢」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大陸面積最大、世界罕見的古代遊牧民族季節性漁獵營地遺址。

遼是五代十國和兩宋時期契丹族爲主體建立、統治大陸北部的封建王朝。遼代雖有首都上京臨潢府,但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鉢」,捺鉢是契丹語「行宮」之意,契丹民族遷徙不定、車馬爲家的遊牧生活決定了遼帝巡狩制,即皇帝不常住京城,而是隨季節氣候和水草的變化,四時遷徙。四時捺鉢是遼代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捺鉢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其後取代遼的金王朝也延續了這一制度。

2009年,考古人員在吉林省西部的幹安縣首次發現遼代「春捺鉢」遺址羣,填補了大陸多年沒有探明遼代捺鉢準確地點的空白。2013年3月,該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金考古專家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馮恩學介紹,幹安縣「春捺鉢」遺址羣分爲後鳴字區藏字區、地字區、滕字區4片。其中,距縣城約10公里的花敖泡東南岸的後鳴字區遺址,規模是幹安縣「春捺鉢」遺址羣的三分之一,位於茫茫草原上,900餘處臺基高低錯落,綿延3公里,規模宏大,蔚爲壯觀,目前這裡依然是一處天然牧場。他說:「遊牧民族的墓葬多遺址少,幹安縣「春捺鉢」這一大型遺址彌足珍貴,堪稱是迄今發現的我國面積最大、世界罕見的古代遊牧民族季節性漁獵營地遺址。」

今年8月,吉大邊疆考古中心和幹安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春捺鉢」遺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此次發掘工作共持續兩個月,發掘出土瓦當、滴水陶瓷器、北宋銅錢鳳形脊獸菩薩頭像等上百件文物。

從發掘開的土臺斷面可見,有清晰的分層跡象。可見紅燒土、陶片炭屑鐵器殘件,這種現象與「春捺鉢」的短期居住行爲相符。過去人們對這些土臺有很多猜測,認爲有可能是煉鹽的廢渣堆、小型建築或自然形成的土堆。馮恩學表示,土堆是逐漸堆積而成,上面的夯土比較紮實,經過雨水沖刷沒有出現裂縫,下面的有裂紋說明土質鬆軟,土層中含有小陶瓷片、炭灰、骨頭等遺物,因此不可能是自然形成。這可能是遼代人在此生活時由於臨近沼澤比較潮溼泥濘,所以夯起土臺在上面居住。遺址處於近湖水的沼澤草原環境,不適於農耕、定居聚落,也不是手工業遺址,土臺基長在15-50米,高在0.5-3米,修築的工程量巨大,又位於史書記載遼金皇帝「春捺鉢」的地域內,故專家確認爲這裡是“春捺鉢”遺址。

在土臺北側有一座小城,城內有幾處小建築址和圓圈帳篷遺蹟。考古人員對其中一處建築遺蹟進行了發掘,發現其規模約有100平方米,但瓦片、瓦當、滴水和脊獸等俱全,其中瓦當上有紅色花紋、滴水上有獸面、脊獸爲鳳凰,說明建築等級較高,據出土文物推測建築爲遼金時期。此外還發現一尊10釐米高、拳頭大小的菩薩頭像,其五官清晰、髮髻完整、栩栩如生。馮恩學稱,這一發現證實了《遼史》中遼代皇帝「春捺鉢」時要“頭鵝薦廟”(即狩獵到第一隻天鵝時在廟中祭祀)的記載,爲遼帝行宮遺址的確認提供了新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