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莊孟翰:合宜住宅 爲何供不應求?

文/理財週刊

臺北居大不易,十年來不僅臺北市房價漲幅超過一倍,新北市亦逐年向上攀升,年輕人只好隨着大衆運輸系統建構認命的往郊區移動

就業機會減少,所得逐年降低,即使是新北市傳統購屋主要區域如三重、板橋新莊、中和、永和新店每坪預售房價少則四、五十萬元,高則超過八十萬元,遠超過一般購屋負擔。尤其蘆洲與新莊線捷運通車後,房價更扶搖直上,曾幾何時,新北市竟然「一字頭」房價消失了,迫不得已再向外延伸至桃園地區

雖然政府已於2011年底推出板橋浮洲合宜住宅四六一八戶,由於每坪售價只有19.5萬元,總價約420萬至1050萬元,約當地預售房價七折,因此登記戶數超過二萬五千戶,中籤率約一六%。去年再推出林口A7合宜住宅,不過也只3960戶,登記戶數則超過四萬四千戶,中籤率不到10%。

由此可知,在當前高房價壓力下,雖然政府陸續推出奢侈稅、實價登錄以及央行持續執行不動產授信針對性審慎措施,惟房價依舊微幅上漲,主因低利率資金氾濫之外,預期心理亦是相當重要關鍵因素

而此一因素又與房價僵固性與預期將會有更多來自境外需求息息相關,包括最近政府不斷宣導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服貿協議重要性,卻未兼顧其對房價潛在衝擊,試想一旦陸企資金與人員陸續進駐,店面、商辦與住宅需求是否也會隨之增加?

縱然初期仍以租用爲主,長期而言,仍會是支撐高房價與高租金一大重要因素,而高所得者必然惜售或只進不出,也必導致中低所得者更無力購屋。

雖然政府已陸續推出兩處合宜住宅,總計亦僅八千餘戶,與實際需求差距仍大。如欲徹底解決此一問題,除運用租稅手段促使大量空、餘屋釋出,更應積極開發儲備合宜住宅用地,並預告規劃戶數與預定推出時間,以期供需雙向消弭預期上漲心理,否則僅憑每年區區數千戶,依然是杯水車薪,無法根本解決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