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愛國非虛榮 請用事實說話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中國學生在畢業演講中對家鄉的空氣污染問題頗有微詞,沒有想到這個演講在中國掀起軒然大波,一些新聞媒體發表文章,批駁這位留學生爲了取悅於美國母校而糟蹋自己家鄉的行爲。美國馬里蘭州大學被迫發表公開聲明,一方面對這位留學生的發言表示讚賞,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積極營造自由發言的良好氛圍,從而讓更多的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於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的聲明,中國國內一些知名學者表示不滿,他們認爲允許自己的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發表這樣的講話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等到問題發生之後,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緩和矛盾,而是採取縱容甚至讚賞的態度,這實際上是把留學生當作廉價的「柴火」,以證明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在捍衛自由和人格尊嚴方面是一盞明燈。這樣的批評令人心驚肉跳。

中國留學生在自己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一些錯誤言論,本來可以通過實事求是的態度加以解決,但是,如果進行動機目的分析,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問題擴大化。對於這位留學生而言,可能在演講過程中增加了部分想像成分,爲了證明自己母校所在地氣候宜人,而誇大了家鄉空氣污染狀況。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於,一方面用事實說話,讓家鄉環境保護機關公佈有關空氣污染指數,讓更多人瞭解留學生家鄉的空氣污染情況,以便澄清事實真相,另一方面,也可以採用婉轉的方式,告訴美國馬里蘭州大學,這位留學生髮言所反映的事實有待進一步查證,留學生家鄉環境污染狀況可能並不如留學生演講中所反映的那麼嚴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留學生閉門思過,反思自己發言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負面影響,讓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充分意識到,中國當前在治理污染方面已經作出巨大努力。

無論是中國國內一些新聞媒體還是中國一些學者,在分析這個問題方面似乎過於敏感,一方面他們認爲應當追究這位留學生及其母校的責任,另一方面認爲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在處理這一事件方面表現得有些不負責任,因此,有必要公開予以批判。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對於自己畢業生過於溺愛,甚至對於自己畢業生演講中出現的問題隻字不提,的確有些避重就輕,但是,美國馬里蘭州大學所作所爲,實際上是出於愛護學生考慮,希望這位留學生不要有太多的壓力。至少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對學生髮言表示讚賞。這種舐犢之情值得中國高等院校認真學習。如果出現問題之後,不是首先維護學生利益,而是把學生推到對立面,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這種行爲本身才令人感到齒冷

大學畢業生髮表演講的時候,可能忽視了客觀事實,忘記了家鄉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所作的努力,或者爲了增加畢業典禮演講感染力,故意誇大家鄉污染程度,即便如此,人們也應該予以寬容。說到底,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資源的大學畢業生,是一個天真浪漫的小姑娘,發言帶有感性色彩,雖然可能會給家鄉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只有公開有關環境監測資料,那麼,就可以說明一切問題。大可不必對這位還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進行上綱上線的批判。如果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認爲這只是留學生個人的看法,不代表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的觀點,那麼,反而使美國馬里蘭州大學變得殘酷無情。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對待社會上的議論,採取了正確的立場。這樣做不是爲了掩蓋事實的真相,當然更不是爲了支持留學生的觀點,而是希望更多留學生充分意識到,自由發言的權利非常重要。留學生母校願意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維護自己學生髮言權利。至於學生髮言是否存在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正常討論加以解決。對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發表的聲明,我們應當給予中肯的評價。說到底,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從維護學生利益角度出發,沒有直接針對演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證,而只是肯定大學畢業生獨立思考和發言的權利,這對一個高等院校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這位大學生可能停留在美國時間比較長,因此,對自己家鄉面貌逐漸地出現了模糊認識,對家鄉污染問題缺乏最新的感受。如果是爲了強調馬里蘭州大學氣候令人心曠神怡,而故意貶低家鄉的環境狀況,那麼,這種做法可能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但不管怎樣,作爲一個沒有任何政治和社會資源的大學生,發表這樣的言論不可能給家鄉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只要家鄉公佈有關監測資料,那麼,就可以澄清事實真相,全方位地彌補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筆者感到擔憂的是,部分新聞媒體從業者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對待錯誤言論究竟該如何進行批評和反思。錯誤的言論經常出現,在分析批評過程中,必須針對錯誤言論本身發表意見,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反過來,如果不考慮錯誤言論本身,而只是從發言者的動機目的出發進行批判,或者對內容深文周納進行上綱上線分析,那麼,有可能會導致事態擴大化。互聯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在表達意見過程中必須學會真誠理性交流,一方面針對發言內容提出自己的批評意見,不能只研究發言者的動機和目的,當然更不能尋章摘句進行政治批判,因爲那樣做可能會使很多人無法倖免。另一方面,在批判過程中應當提供新的論據,至少應當提供科學權威的資料,以證明被批判者荒謬性。如果不能舉出充分的證據來證明發言者存在的錯誤,那麼,這樣的批判就是沒有力量的。

正確的批判和錯誤的批判區別就在於,正確地批判是從事實出發,以事實爲依據,以法律爲準繩,而不是進行所謂的道德批判。因爲在多元化社會,道德標準是多元的,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道德標準,如果把道德標準作爲批判的依據,那麼,有可能會陷入無休止的紛爭之中不能自拔。道德批判並非沒有必要,但是,在進行道德批判過程中,仍然必須堅持用事實說話。如果認爲發言脫離了事實,或者歪曲了事實,那麼,應當提供準確的事實、客觀的事實,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批判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之上,才能使批判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這一新聞事件之所以令人感到心寒,就是因爲中國已經成爲一個經濟大國,可是,許多中國公民內心深處仍然存在非常嚴重的自卑意識。筆者在與美國留學生和美國一些學者交流的時候,他們很善於採用自我調侃方式來介紹自己的家鄉,部分美國學者把自己的家鄉說得一無是處,甚至對家鄉醫療保健制度教育制度、治安管理制度進行毫不留情地大批判,認爲在美國看病需要花費半年的時間,美國教育制度只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懶,美國社會治安不敢恭維,女生晚上不敢獨自出門。所有這一切並沒有阻止中國學生到美國求學的步伐,相反地,近些年來中國赴美留學人數越來越多。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如果是一個健康的國家,國民的心態非常平和,那麼,他們就不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家鄉說三道四,也不會對家鄉的批判過於敏感。發生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這起新聞事件從一個側面說明,如果只是在經濟上成爲世界大國,而沒有在國民素質或者國民心理上成爲世界大國,那麼,處理類似糾紛的時候就會顯得過於敏感,甚至多少有些粗暴。

赴美留學中國學生在演講過程中,沒有讚美自己的家鄉,或許在有些人看來是大逆不道。如果批評自己家鄉環境污染問題,那麼,更是火上澆油。事實上,許多中國學生之所以負笈海外,就是因爲他們對家鄉教育不滿意,對家鄉生活環境感到厭倦。既然中國政府不禁止中國學生到美國讀書,那麼,就應當允許他們作出選擇。如果因爲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而受到中國社會各界的強烈批判,那麼,這不是一種愛國的表現,而是一種虛榮的表現。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各地生產力發展不均衡。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絲毫不令人感到奇怪,如果不諱疾忌醫,而是奮起直追,那麼,早晚有一天,中國會在生態環境保護、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即使部分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發表演講時批評自己的家鄉,中國社會各界也應該保持清醒,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鼓勵更多中國公民以批評的方式幫助中國加快建設。

寬容不是包庇錯誤的言論,而是以事實說話,進行真誠客觀的交流;包容不是允許混亂,而是能夠聽取不同的意見,對於錯誤的言論應當提供真實的資料加以批評,而不是動輒上綱上線。對於中國赴美留學生來說,這可能是非常沉痛的教訓,今後說話應當更加小心謹慎。對於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來說,就像一面鏡子,讓中國內地許多高校看到了自己對待學生的態度,看到了處理問題的方法。只有從善如流,才能不斷進步;只有允許錯誤,才能不斷修正錯誤。

(作者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