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元朝建立世界帝國體系

唐朝在邊鎮派遣節度使,後引發亂事。(取自網路

明朝火器。(取自網路)

唐朝在邊鎮派遣節度使,後引發亂事。(取自網路)

中國窪地

元代建立了一個世界帝國體系,可以說是再一次重新洗過了自隋唐以來所建立的整個體系。從世界史層面說,元代對東亞意義就是重新打開了通向中東中亞道路

所以帝國官僚制度發展到後期的話,終歸會出現財政危機。一方面是朝廷無力支付軍餉,另一方面是僱傭來的軍隊早晚會發動叛亂。同時,順民因爲是單方面承擔財政壓力,負擔越來越重,逐步也會變成流民和難民。所以這個過程像是一個系統自動崩潰,是無法改變的。

唐代末期所謂的藩鎮之亂,骨子裡面就是唐朝政府從中亞招募蠻族武士補充它原先已經喪失戰鬥力的舊軍隊,這些蠻族武士形成了朝廷難以控制的藩鎮,但是也延長了朝廷的壽命。這些藩鎮在內地日久,逐步也喪失了它的戰鬥力,於是新一批蠻族又必須闌入。在安史之亂時期爲朝廷平叛的朔方軍,後來在中原日久就漸漸地失去戰鬥力,在黃巢之亂的時候就已經抵擋不住了。

元帝國打通亞洲

於是朝廷又必須進一步招募更加野蠻的沙陀人,把他們安置在太原一帶。而這個太原軍事集團,就是後來五代中四代的起源。而這個軍事集團在進入中原、承平日久以後,又漸漸地抵擋不住外來的契丹人、女真人和其他集團。中原地區的居民,首先變得馴化和安全,在安全的環境中間創造出極大的繁榮以後,最後在戰爭中被消滅,然後又被新的蠻族所替代。這個替代的最後一步就是遼、金、元的相繼入侵。

元代建立了一個世界帝國的體系,可以說是再一次重新洗過了自隋唐以來所建立的整個體系。從世界史的層面說,元代對東亞的意義就是重新打開了通向中東和中亞的道路,把中東和中亞地區比較先進的天文學和各種技術引進到東亞地區。從儒家士大夫的角度來看,元代是一個不規範的朝代,但這實際上恰好是它的力量所在。經過元代的震盪以後,北方,甚至江淮一帶就變成一個馬賽克鑲嵌的路徑,嵌滿了遠及高加索、東歐和西亞闌入的各個部族

而大汗在大都的朝廷中,則佈滿了來自於中亞的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天文學家和其他學者。沒有這一次巨大的震盪,那麼晚近時期東亞的整個文明體系可能都重建不起來。像是元明時期,所謂郭守敬編制的歷法和整個明代編制的歷法,骨子裡是元代從中亞穆斯林那兒引進的。在元代後期和明朝初期,逐步普及到東亞全地,後來變成蘇淞地區主要經濟基礎的棉紡業,也是在這個時期通過安南路線,從海道,從南方引進的。

有一點可悲之處就在於,吏治國家龐大的官僚組織在技術創新這方面是非常乏力的。他們甚至在最貼近日常生活的飲食和醫療這一方面,都嚴重地依靠那些比它小得多、而且被貶稱爲蠻族的小族羣。像是棉紡品取代亞麻這件事情,明顯就是跟南方的百越部族和印度支那半島那些小邦有關。後來在宋元明清四朝,逐步取代原有稻種和作物的占城稻雙季稻三季稻,其實也是從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山越人那兒引進的。

宋元以後,南方的朝廷對山越人的征服是一個很奇特的過程:一方面它是一個征服者通過建立男性家長制爲核心的少數大家族的堡壘,逐步吸收和同化原有部族酋長,通過僞造族羣歷史吸收南方山地各族羣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這些族羣在他們瓦解的過程中,把他們積累的技術成果向中原地區擴散的過程。可以說,這個過程是一個殺雞取卵的過程,王朝在打破南方這些小族羣的過程中,毀掉了東亞地區仍然保存着最後一批基因多樣性的寶庫,這一次最後的釋放得到的物質資源文化資源支援元明清三朝帝國度過了最後五百年的剩餘時光。

東亞文化的枯竭

以後的技術輸入,就要依靠更遠的--來自西方和日本的輸入。在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東亞上層社會在文化創立這方面的枯竭已經很明顯了。甚至明成祖的神機營這樣明顯的保衛皇帝的最核心部隊,他們所依賴的,都要依靠安南的火槍手。安南並不是什麼火器的發源地,而他們的火槍居然能夠比元明政府掌握的火槍更先進,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就暗示着,在朝廷本身不重視的正史之外的秘密管道,士大夫體制壓迫下的整個暗渠還有一個通向西方的技術輸入源。這條技術輸入源很可能是阿拉伯人開闢的那條南洋運輸線

技術落差的線路大概是從歐洲到奧斯曼帝國,到波斯,再到印度,然後通過中南半島到明朝。你從鄭和船的結構就可以看出,整個技術是近東地區模仿歐洲產生出來的先進技術;然後波斯地區再模仿近東地區產生相對先進的技術;這個技術傳到蒙兀兒的時候,已經是不那麼先進了,但對於印度各邦來說,來自於中亞和波斯的征服者仍然是可怕和難以抵擋的;但這些東西再進一步傳到東亞,相對於明朝政府原先掌握的那些技術來說,仍然是非常先進的。這個技術方面的歧視鏈,或者說是流通鏈,是一直延續到清朝前期都沒有改變的。(接右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