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小知識】13大助於防癌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飲食營養均衡,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率。(圖/記者賴映秀攝)文/趙於婷整理根據衛生署統計,俗稱癌症的惡性腫瘤仍高居國人死因榜首,這令人聞風喪膽的疾病,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侵蝕着身體。而日常生活中更有着除了菸酒之外的致癌因子,就算不煙不酒,但若不注意飲食,癌症還是有可能會找上門!而飲食方面暗藏着不少可能致癌的食品,10/26世界衛生組織纔將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列入一級致癌物,那民衆究竟該吃些什麼來降低癌症的發生率?《綠十字健康網》提出13大可能有助預防癌症的食物。13大可能有助於防癌症的食物:大豆1. 多吃非發酵的黃豆類食物得到乳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機率都降低。2. 大豆類食物至少含有五種抗癌成份,對於女性癌症有預防作用。脂醇類角甘類成份有增加免疫系統的作用。3. 發酵類大豆食物如味僧、豆腐乳、醬油因有黴菌及黃麴毒素污染,少吃爲宜。茶1. 茶葉中含有兒茶酚等多種強烈抗氧化成分,保護細胞避免突變,而有抗癌作用。2. 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以綠茶含量最多,烏龍茶次之,紅茶最少。沖泡不可太熱,以破壞維生素C。3. 有些草藥茶成份不明,可能致癌,不可輕易嘗試。大蒜洋蔥類1. 大蒜、洋蔥在流行病學調查上都發現有降低胃癌及大腸癌的作用。大蒜含蒜辣素。2. 此類食物還包括有青蔥、韭菜等含有強烈氣味的青菜。3. 大蒜、洋蔥類食物尚有降低膽固醇抗凝血的保護作用,但只吃大蒜精或大蒜藥片是沒有功效的。散形花科蔬菜1. 紅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是此類蔬菜的代表。凡是深黃或紅色的蔬果都富含有胡蘿蔔素。2. 吃大量胡蘿蔔素蔬果的人得到肺癌及表皮癌症機率較少。3. 臨牀試驗證實長期只吃胡蘿蔔素藥片,反而增加肺癌的發生。吃蔬果含纖維質及維生素C纔有效。姜1. 姜含有薑黃素,所以有抑制突變的抗癌作用。咖哩也含有大量的薑黃素,可以多吃。2. 姜生吃會對食道產生刺激傷亡,因此調理食用較安全。姜也有抗凝血作用,對於胃潰瘍或要手術的人要小心使用。3. 薑黃素真正作用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柑橘類水果1. 橘子、柳丁、檸、葡萄柚等都是屬於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類黃酮成份。2. 多食柑橘類水果,可能有助於食道癌及胃癌的降低及發生。3. 只吃維生素C藥片或只喝果汁,效益差。輪流混合吃整個水果最好。茄科蔬菜 1. 茄科蔬菜包括有蕃茄茄子辣椒;都含有豐富的茄紅素。2. 多吃富含茄紅素蔬果如西瓜、蕃茄的人,得到肝、肺、前列腺癌機率少。多吃茄子的人,胃癌機率少。3. 多吃辣椒是否有保護作用,則仍然有所爭議。十字花科蔬菜1. 包括有高麗菜甘藍菜)、白菜、花菜、綠花菜等。2. 流行病學發現多吃此類蔬菜,可降低、胃癌、大腸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發生。3. 此類蔬菜最好每週最少生食一次,不可炒煮太熟或太久,以避免破壞其有效抗癌成份。蕃薯1. 富含紅蘿蔔素前三名的蔬菜爲胡蘿蔔、南瓜及紅蕃薯;此類食物有預防肺癌與皮膚癌的作用。2. 紅蕃薯除了胡蘿蔔素外,也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及多酚類物質;在助於降低膽固醇及心臟血管疾病。3. 只吃胡蘿蔔素藥片是無效的,須要吃整棵蔬菜纔有用。麥類1. 麥類食物加工越簡單、越粗糙越好。2. 大麥、小麥、燕麥都含有豐富的可溶與不可溶的纖維素、維生素及稀有元素;可吸附致癌物質、膽固醇等。3. 多吃麥類食物有助於大腸直腸癌、乳癌、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只吃麪粉卻沒有這些好處。糙米1. 糙米較白米多了珍貴的纖維素及維生素,因此也多了許多保健功用。2. 糙米的健康效益與麥類相似,與玉米及豆類混合食用,俱有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功效。3. 食用粗製的麥類、糙米及五穀雜糧類要特別注意來源的安全性,一旦有污染,程度都較精製主食類爲嚴重。深海魚類1. 多吃海魚的人得到乳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及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低。可能與魚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關。深海魚中以鮭魚較無重金屬污染。3. 吃海魚的人要得到健康保健效果,必須是本身的飲食是低脂低熱量的。4. 吃海魚也有助於心臟血管疾病、氣喘、腎臟病的防治。魚必須是新鮮無污染的。牛奶優酪乳1. 牛奶中的鈣質、維生素D、維生素A等都有抑制致癌物的突變作用及增強免疫功效。2.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高,可能也會引起大腸癌機率增加,因此喝脫脂牛奶較有防癌效果。3. 優酪乳的乳酸桿菌可在腸胃道中減少有害細菌合成致癌物質,並分泌有益免疫力增強的成份,下降肝中膽固醇形成。橄欖油1. 多元飽和脂肪酸容易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多元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吃多則可能有增加癌症發生的危險;橄欖油、花生油、茶子油、麻油則爲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癌症及心臟病的危險。2. 橄欖油含有維生素的抗氧化成份有益健康,使用同時應避免其他油脂的使用,纔有幫助,但使用量也須有所節制。【注意:但有身體疾病的患者,切記要詢問過醫師才能選擇食用。】(資料來源:綠十字健康網)

工作繁忙,身體嘛愛顧!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即時掌握最新醫藥保健資訊→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