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後連續跌停 *ST丹邦遭投資者投訴

5月18日,*ST丹邦(002618)再次“一字”跌停,收報2.8元/股,股價創下歷史新低,市值僅剩15億元。4月27日至今,*ST丹邦在12個交易日中11次跌停,累計跌幅達到46%,近乎腰斬。

如此市場表現,主要原因是*ST丹邦2020年度業績突然“變臉”,與前期預告相差巨大,公司股票也在年報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截至3月底,*ST丹邦有股東4.37萬戶。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已有多位投資者組織材料,向監管層實名投訴*ST丹邦及相關人員,認爲後者存在虛假陳述誤導投資者、欺騙投資者的行爲。

業績變臉遭質疑

發起投訴的投資者認爲,*ST丹邦業績“變臉”存在蹊蹺,在此之前公司前兩大股東的減持行爲有內幕交易的嫌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9月,*ST丹邦原董事王李懿、原監事會主席鄒盛和就曾舉報公司財務造假、實際控制人劉萍高管文魁學歷造假、隱瞞股權代持情形等。去年10月,劉萍辭任總經理(仍擔任董事長職務),劉文魁辭任董事,財務總監董秘也同時辭職,未知是否與王李懿、鄒盛和舉報事件有關。

證券時報記者多次致電*ST丹邦投資者聯繫電話,均無人接聽,多次撥打公司總經理謝凡代行董秘職責)的手機號碼也未獲接聽。

梳理*ST丹邦的公告可知,公司2020年度的業績“變臉”確實非常突然。

今年1月30日,*ST丹邦(當時證券簡稱爲“丹邦科技”)披露2020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報告期內虧損2250萬元~325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734萬元;營業收入3.61億元~3.62億元,同比略有增長。當時,*ST丹邦對業績變動原因做了兩點說明,除了匯兌損失外,公司全面清查各類資產,確定了應收賬款計提信用減值以及存貨PI膜需計提資產減值。

但是到了4月27日,*ST丹邦突然發佈2020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虧損金額擴大爲6.5億元~8.4億元,營業收入縮減至4800萬元~5200萬元。*ST丹邦解釋,報告期內,由於受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產品主要以出口爲主,造成業績下滑,導致淨利潤下降;報告期主要對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對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上述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合計約5億元~5.5億元。

在公告中,*ST丹邦就業績預告出現差異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歉意,並稱減值測試是一項較爲複雜的專業工作,財務部門之前未充分計提資產減值的部分,致使未能準確預計2020年度業績數據,今後將加強與審計、評估機構的溝通,提高業績預告的準確性

更令投資者難以接受的是,*ST丹邦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42億元,全年卻大幅縮減。

股東大幅減持

4月29日,*ST丹邦披露2020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72.45萬元,同比下降85.96%,虧損金額達到8.11億元。年報顯示,*ST丹邦2020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爲-1.93億元,這是全年營收遠低於前三季度營收的主要原因。2020年前三季度,*ST丹邦的營收呈現遞增趨勢,分別爲4575萬元、8890萬元和1.07億元。

會計師事務所爲*ST丹邦的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機構表示,對*ST丹邦的審計範圍受限,無法確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準確性;未能獲取本期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入賬計量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對本期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的合理性發表意見;未能獲取到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證明其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及覈銷款項的合理性,無法對本期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及覈銷款項的合理性發表意見。

因觸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指標,*ST丹邦因此在年報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丹邦科技”變更爲*ST丹邦。

在去年9月遭實名舉報至業績變臉之間,*ST丹邦前兩大股東均有減持動作,發起投訴的投資者質疑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情形。

*ST丹邦控股股東丹邦投資集團在2020年10月29日至2021年3月12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1071萬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022萬股,合計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82%。以公告披露的減持均價計算,丹邦投資集團此輪減持的賣出總金額1.18億元。*ST丹邦稍早之前的公告顯示,丹邦投資集團持有公司18.33%的股份,68%被質押,70%處於司法凍結狀態。*ST丹邦稱,丹邦投資集團存在一定流動性缺口,但總體負債率較低,資產較爲優質,具備一定償債能力。

在2020年底,深圳丹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丹儂”)爲*ST丹邦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6.18%。前文提及的劉文魁、王李懿、鄒盛和爲深圳丹儂的股東。劉文魁是劉萍的侄子,持有深圳丹儂50%股權,王李懿、鄒盛和合計持股50%,是舉報事件對立的雙方。今年1月份,深圳丹儂開始減持,至4月13日,持有*ST丹邦的比例已經降低至5%以下,當前是否已經清倉尚無法證實。